美文网首页
第四十篇·悼武王所属·大汉禁军统领·高苑侯·中尉丙倩

第四十篇·悼武王所属·大汉禁军统领·高苑侯·中尉丙倩

作者: 山中打柴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1-20 03:41 被阅读0次

高苑,古地名,在汉时为高苑县,按《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二》中所载:

高苑城在县东北。《水经注》:时水自西安,又西径东高苑城中而西注。汉文十五年,分齐为胶西王国,都高苑。徐广曰:乐安有高苑城,故此云东苑也。水又北径故渎,又西径西高苑故城南。汉高六年,封丙倩为侯国。水又西至梁邹入济。时高苑盖属胶西。后改胶西为高密,以高苑属千乘郡。《史记》胶西都苑,不曰高苑。

如上记载,汉朝时,高苑县属千乘郡下属。在汉初,为高苑侯国。在汉文帝十五年,则又成为胶西国的国都,但那时的高苑并不叫高苑,而是叫做苑。

当然,本文的重点只在于高苑侯国,因为其第一任国主,便是本文的主角,丙倩。

丙倩,一个在今人看来很女性化的名字,但是在那时,却是汉政权中很重要的一名官员,为何?因为他所担任的职务,非常重要。

初起以舍人从,入汉,定三秦,以中尉破籍,侯,千六百户,比斥丘侯。《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以上,即为丙倩在封侯前的所有记载。

关于丙倩最初是什么时候加入到刘邦麾下的,目前已经无考,只能简单的说,就是在刘邦起兵不久后,以舍人的身份加入到刘邦麾下。

不过,如果按照其姓氏来源进行分析。丙姓,其中一支就是原齐国王族的后裔,所以也算是齐国人。而沛县紧靠齐国,如此,合理的推测,要么是歪打正着,丙倩偏偏在刘邦起义时就是沛县中人,但如果是沛县中人,那么这里不强调沛县,就实在说不过去。

所以,只能是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丙倩很有可能也是来自于吕家的门客。

毕竟,吕公就是从原齐国地界逃难而来的,如此,其带着的人,自然也是齐国中人居多。再加上很多来自原齐国的大将,诸如著名剑客蛊逢,他就是明确为史家标注为属于吕家的人。所以,很有可能,丙倩也是这样来到刘邦麾下的。

如此,其以舍人加入到刘邦麾下,舍人的身份,和当时的樊哙等人是一样的级别,如此,这更能说明丙倩当时和刘邦应该是相熟的。

所以,现在最有可能的推测就是,丙倩一路追随吕家来到了沛县,后来刘邦娶了吕家的大小姐,所以自然和吕家的一众门客们关系很好。如此,在刘邦起兵之时,吕家自然也是率众起兵助刘邦,而自然,吕家中的门客诸如丙倩这样的人,也就加入到了刘邦麾下,但是鉴于这些人与刘邦的特殊关系,所以一加入便是舍人的地位。

至于为何史家不能明确标注是在沛县加入到刘邦麾下的,应该也和吕家有关系,毕竟,此时的吕家和刘邦更多的还是合作的关系。而吕家的两位主事人吕泽和吕释之即使是起兵助刘邦,也都是以客人的身份,这一点,也和当时萧何、卢绾、周苛等人以客从刘邦是一样的道理,说白了,这些人本身是有一定实力的,和刘邦更多的还是合作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

如此,丙倩此时虽然已经是刘邦麾下的舍人,但是其在实质上还是吕家的人,所以史家在这里自然就不能直接用起于沛县的记载了。

而后,随着刘邦的实力越来越强,丙倩这些元从之臣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关于接下来记录的:

定三秦,以中尉破籍。《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私以为,这里的记载应该是分开来看待的,正如笔者之前说的丙倩是有可能的吕家的人一样。

在定三秦之前,显然汉政权中的中尉不是丙倩,所以,定三秦之后一定有一件重要的事件发生,才让丙倩有可能担任中尉这样重要的官职。

毕竟,中尉是什么?

按照《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

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

如上,中尉在秦时,是负责执掌国都警卫工作的人,换句话说就是当时禁军的实际统领者。而汉承秦制,因此这里的中尉职权也应该和秦时是相差不大的。

所以,这里的中尉职权有多么重要,一言以蔽之,就是直接统帅刘邦近卫军的官职,以护卫刘邦的安全。而按照之前笔者写到的周灶,其所统领的长铍军很有可能就是直接护卫刘邦的军队,那么这里的周灶还应该是受中尉统辖的。

由此,再接刚才的问题,那就是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才能让丙倩这个吕家的人能有机会担任这么重要职务呢?

很显然,顺理成章的事就只有那一件了。

汉二年汉军于彭城遭到项羽军重创,刘邦所属几乎全军尽没。如此迫于无奈之下,刘邦只得暂时依附于驻守在下邑的吕泽军中,并在吕泽军的护佑下,得以顺利回到关中。

由此之后,刘邦遂大力启用吕家中人,而丙倩,应该就是在这时担任的中尉官职,全权负责刘邦的安全。当然,这里的吕家还是很不错的,而且也算是刘邦的亲族,且刘邦能够东山再起也是靠着吕家的势力,所以重用吕家中人至少在此时还是能够说得通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由此,丙倩遂得以封侯:

六年七月戊戌,制侯丙倩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六年七月戊戌日,丙倩以功受封高苑侯。

而根据丙倩的功绩记录,是以中尉击项羽得以封侯,且并无其他明显战绩。所以很显然,丙倩能够封侯,更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其担任的中尉职务,在与项羽作战中成功的保全了刘邦的安全,遂得以封侯。

所以,这也就符合其记录中的“功比斥丘侯”的内容。毕竟,这个斥丘侯便是在汉五年之后接任丙倩就任中尉的人。而斥丘侯能够封侯的原因中的重要一条,也是因为担任中尉这个职务,所以说二人功绩相比,也能说得通的。

不过,从汉五年刚刚击败项羽,刘邦就迅速调整中尉官职,就能看出,要么是丙倩有什么问题,要么就是刘邦已经开始在有意识的防范吕家了。

其后,丙倩的记载便没有了,只能说,在失去中尉职权后,丙倩更大可能还是去担任地方官了,毕竟,中尉已经算是可以媲美九卿一类的职务了,所以当时在刘邦还未和吕家对抗之时,丙倩能够担任的官职,且不为刘邦所忌惮的,也就是地方某郡郡守之类的官职了。总之,他应该是再和汉庭高层博弈无多大关系了,而丙倩自然也是识趣的,此后也并未再加入到汉庭高层之间的博弈中,所以,也算是能顺利当个富家翁得以安享晚年。

九年,恭侯晁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文帝八年,丙倩病逝,汉庭为其谥号,制侯。

一个制字,就可以看的出来,虽然在吕家覆灭之后丙倩能够安然无恙,但是这不代表汉庭对其就能平常心对待了。就如费侯陈贺与曲城侯蛊逢二人死后的谥号“圉”字一般,这个“制”字,同样代表了汉庭对于他们这些叛逆之人的曾经下属还是报以戒备之心的。

以上,就高苑侯丙倩的一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四十篇·悼武王所属·大汉禁军统领·高苑侯·中尉丙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wt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