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的文章描述了请走米奇的一系列经过,这个过程可谓是惊心动魄,米奇走了,留下一地鸡毛。
这件事给我什么体会呢?
让我感受到安全感的丧失,从而意识到安全感对于每个人生活的重要性。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大家都知道,而我的这次经历也再次印证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正确性。也就是只有当底层需求被满足时,我们才有可能追求更高层次的追求。
就拿我最近的状态来说。本来我拥有一个很温馨舒适的小屋,在这个小屋里我是完全放松的,不需要担心任何事。这个小屋满足了我最底层的对安全的需求。当老鼠闯进来之后,小屋给我的安全感完全被破坏。
虽然我依然能够吃饱穿暖,但也就止步于此了。由于心情焦虑,我没法给朋友好好准备生日礼物,没办法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日常的作息和学习安排也被搁置,因为一切的前提都是,我能在感到安全的地方得到休息。当前提不存在,上面所有追求都随之消失。
不仅如此,为了重新获得安全感,我付出了几乎全部精力,寻找各种方法。就好像溺水时,拼尽全力抓身边的救命稻草一样。
这种状态下,我会做出很多非理性的决定。比如,我差一点租下一个不是特别满意的合租房,我还差一点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养了猫。好在我的执行力没有猴子搭档强,不然冷静下来我大概率会后悔。
这说明,当任何一层的需求被剥夺时,人会陷入一种非理性状态,如果这种状态被人利用,就会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贩卖焦虑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
通过列举极端事例让人有一种匮乏感和无力感,比如告诉你如果你再不去学**课程就会在不久的将来丢掉工作流落街头,夺走你的安全感,再用焦虑填满,人类大脑对失去的感受要远远强于得到,这时我们会感到强烈的不安,不希望在未来获得竞争力。这时面对送到眼前的救命稻草,一波智商税,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掏钱,来重新获得内心的安宁。
从贩卖焦虑到收割成功,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变现成功的案例。
作为市场营销,完全可以利用这样的心理机制来获得更好的转化率。作为普通消费者,也可以反逻辑,来识别自己的决策多大程度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老鼠进屋这件事就到此结束了,从此翻篇。最后也想感谢这次经历,让我重新理解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某层需求丧失时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基于这种特征我们能挖掘的价值。
365天,每天坚持写作之73/36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