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十九章

道德经·第十九章

作者: 制心一处_无为而无不为 | 来源:发表于2022-08-18 06:12 被阅读0次

    道德经·第十九章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时期

    [原文]

    绝圣弃智①,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②以为文③不足,故令有所属④;见素抱朴⑤,少私寡欲;绝学无忧⑥。

    [译文]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注释]

    1、绝圣弃智:抛弃聪明智巧。此处“圣”不作“圣人”,即最高的修养境界解,而是自作聪明之意。

    2、此三者:指圣智、仁义、巧利。

    3、文:条文、法则。

    4、属:归属、适从。

    5、见素抱朴:意思是保持原有的自然本色。“素”是没有染色的丝;“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朴是同义词。

    6、绝学无忧:指弃绝仁义圣智之学。

     【易解】

    抛弃贤圣权威及权威成见,人民可以得到更大的好处;抛弃仁、义等道德律则,人民将恢复他们的孝慈本性;抛弃技巧与厚利的助纣与诱引,盗贼将自动消失。

    不过,这三项措施作为治标之举,还不足以治本,所以,应把它们作为从属的措施并继之以更为基本的总体原则:表现纯真,持守混沌,减少私心杂欲。

    《道德经》第十九章 叶曼 述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上一章里谈了仁义、智慧、孝慈、忠这些我们认为很好的品质,是大道沦丧、环境恶劣的产物。这一章直接提出要废除这些观念,返归于朴素的生活。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王弼注说:“圣智,才之善也。”这是承上一章“智慧出,有大伪”而言的。圣是跟凡相比较而言的,智是跟愚相比较而言的。因为有凡夫所以才有圣人,因为有愚人所以才有智者。老子对于圣的态度很微妙,一方面承认天下必须由圣人统治,另一方面又觉得最好连圣也能弃绝。因为跟无知的愚夫愚妇相比,圣人是有知的。不管圣人如何顺道而行,有知总会从某个角度去破坏道的混沌。智则是指机心技巧。才智可以用以改善人民生活,但同时也是制造混乱的根源。比如说我们可以拿核来发电,但战争中使用核弹给人类造成多大的伤害啊。人类社会中很多人都想要做一番大事业,改善民生,替天行道,他们本着最好的用心,但结局却变成专权和独裁,造成了社会更大的混乱。所以才智杰出的人在某种情况下可能比愚夫愚妇更容易造成人类的威胁。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王莽、王安石都是才智杰出的人,他们变法的出发点都是非常好的,但因为没有顺应历史潮流而造成相反的效果。西方的拿破仑、希特勒也是这样。诸位看现在的美国,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最优秀的,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像他们那样生活,于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到处干预其它国家的内政,掠夺世界资源,被世界人民称为霸权主义。才智发挥总是会有两个方面的结果,我们在看到积极方面的同时,也要看到消极的一面。所以这一些固执地以为自己是圣人、是优等民族的人,结果他们的举止都会对社会增加徒然的纷扰。才智之人对社会虽然是可以起到促进作用的,但如果他们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那么就会适得其反。所以绝圣弃智既是否定才智对生活方式的影响,也是否定才智之人的自以为是心理。古代有句话:“天事自我民事,天听自我民听。”天在哪里我们找不到,只是老百姓怎么看我就怎么看,老百姓怎么听我就怎么听,这就是顺应天道。如果这样任老百姓自然的发展,人民就会安居乐业,所以“民利百倍”。人民得利于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他们通过劳作而获得衣食住行,又不必担心劳动成果会被剥夺。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王弼注说:“仁义,行之善也。”父母爱护子女、子女孝顺父母,这本来处于一种自然而然的感情,不必别人去教,也不必别人去评说。但这一种天性不让它自然发挥,反而要用仁义去规范,然后说只有这样做才是对的,那样做就不对了,这便成了人们不复淳朴、矫情作假的原因。多少人假借仁义的名义来做自私的事情,多少人满嘴仁义道德为的是沽名钓誉。用仁义的钓钩来钓美好的声名和各种其它利益。

       台湾我们每年都要选十个好人好事,事实上后来发现被选的人中里头有些真是藏污纳垢。真正孝慈的人只是默默地行孝,默默付出,根本不需要别人去评说和肯定。这些个参选的人多半是为了被表扬,这种私念完全破坏了评选的初衷。统治者上面表扬鼓吹,下面的人就故意地表现出来,唯恐别人不知道。殊不知这种专门表现给别人看的好人好事,正体现了最大的虚伪。假设统治者不要弄这些虚名,不要“尚贤”,那么老百姓都是务实的,他就会尽他的本性去做事。老百姓都有自己的本性,儿女的本性一定是孝顺父母的,父母的本性一定是爱护儿女的。这些天性就让它自己发挥,不必鼓励,一鼓励就有假的出来了。所以说“绝仁弃义”,然后真孝慈才能够恢复。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王弼注说:“巧利,用之善也”。机巧和财物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很方便。比如古时候的交通工具是马车和船只,现在有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生活越来越方便了;有了钱可以买到各种日用品,不必自己去制造,也使我们的生活非常便利。人们为了贪图这些便利,便容易产生欺诈和觊觎之心。前面已经讲过,“贵难得之货”是让人家起盗心的原因,所以一方面“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要让民众知道有这些机械、珍宝,这样他们就不会起掳夺之心;一方面要“绝巧弃利”,尽量弃绝这些机械和珍宝,从根本上杜绝祸患。最大的巧是政治权术,最大的利是国家,古代有句话说:“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偷一个钩的人被抓住是要砍头的,但运用权术夺得政权的人在古代可以封侯,在今天可以做立法委员,可以做部长、院长,甚至总统。

        当民众生活基本满足,衣食住行都有了,又没有其它诱惑的时候,他们就能过上安稳的生活,有平实愉快的心情。西方极乐国土释迦牟尼告诉我们“从事西方过十万以浮屠,有世界名曰极乐”,极乐国土上黄金铺地,楼台都是七宝装成的。这样的话,这些我们视为非常宝贵的东西变得极为普通,还会有人想把黄金搬回家去吗?还会有人要去偷去抢吗?没有了。我们人类社会当然不可能让老百姓都黄金铺屋,但只要绝巧弃利,大家都过着平凡普通的生活,就不会有小偷强盗了。孔子做鲁国的司寇没有多久,就“路不拾遗,夜不避户”,一个社会能达到这样,就是相当理想的社会。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王弼注说:“圣知,才之善也;仁义,行之善也。巧利,用之善也。而直云绝,文甚不足,不令之有所属,无以见其指。故曰此三者以为文而未足,故令人有所属,属之于素朴寡欲。”圣人是人才中最好的,仁义是品行中最好的,巧利是使用起来最好的,一般人认为这三样东西作为文饰如果被去掉的话,好像这个社会就少了一点姿彩,所以人们常常拿这三件东西来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但在老子看来,这三个东西有很多弊端,并不足以成为文化的表现出来的文采,所以应该直接弃绝。“文”就是指外在的装饰,好比说杯子可以盛水,简简单单就可以了,但人们一定要上釉,往上面画花纹,这就是文饰。一般的老百姓都追求这些东西,现在把这些消解掉了,如果不给老百姓一个所属的话,他就不知道整个社会宗旨是什么。所以还必须提出一些目标和规则。针对前面的三种认知,老子提出三种规则来。

        首先是“见素抱朴”。“素”就是单纯不杂的意思,见素抱朴的话,就是说观念方法非常纯净,没有过多的机巧,这就叫见素。见素好比佛家“八正道”里的“正见”,也就是对事物有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正见是一切言行和行为的基础,所以在八正道中排第一位。人的观念纯正,他的行为也只是朴朴实实的。儒家讲“玉不琢,不成器”,即雕琢本性使合乎社会礼仪规范,但道家却把混沌未开的状态视为最高境界。《庄子》中讲了一个故事:南海之帝倏和北海之帝忽在中央之帝浑沌那里相遇,浑沌热情款待了他们,他们想回报浑沌的恩德,便商量为浑沌开窍。他们每天凿开一窍,到第七天的时候浑沌就死了。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当我们用感官去接收外来信息的时候,外来信息就会破坏本来的淳朴。所以人为的雕饰会妨害正见,去掉雕饰才是抱朴。

       其次是“少思寡欲”。人思虑太多就会心神不定,欲望太盛就会起贪婪之心。思和欲都是与生俱来的,怎么也没办法去掉,老子提出的方法是“少私寡欲”,也就是尽量减少思心、降低欲望。私心减少了,欲念淡泊了,烦恼也减少了。俗话说“知足常乐”,就是这个意思。欲望就像一个一个无底的深渊,是永远也填不满的。我们的衣橱里挂满了衣服,在外头看到衣服,还是心里头痒痒的就想买。我们烦恼就是因为自己永远不知足。所以钱不要太多,当然没有也很惨的,什么东西不要太多,太多都是障碍。

       再次是“绝学无忧”。老子非常推崇婴儿和赤子,是因为他们无知无欲,他们对事物没有分别心,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什么圣人、智者、美的、丑的,孩子都不知道,都是大人告诉他们的。大人把这些分别和判断的标准传授给孩子,教导他们在社会中谋生的种种本事之后,孩子那种纯朴天真却渐渐被污染了。所以老子后面又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却一步步远离大道,真正修道就是把学到的这些是非判断都消解掉,把各种对世界的认知都消解掉,“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最后才能达到大道的无为之境。

       禅宗里有一个富大师。富大师家里非常有钱,指点他学佛的法师让他出家,富大师不愿意出家。他把全部的珠宝都带到江边,沉到江里。他和他的女儿做笊篱卖,太太儿子也去给人做帮工。旁人都觉得这一家人真是不可思议。但是家里四个人都得了道的,而且都有正亮。有一天全家人在一起,富大师就说:“难难难,一担麻油树上摊。”说悟道就像拿一担麻油往树上摊满一样的艰难。太太说:“易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意思是学佛非常容易。女儿说:“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眠。”也不像爸爸说的那么难,也不是像妈妈说的那么易,饿了吃饭,困了睡觉。有一天富大师跟女儿说中午他就走了,然后就打坐预备死亡,女儿对父亲说:“还没到中午呢,您到外头去看看。”富大师于是出去看了,等回来一看,女儿坐到他的位置上死了。富大师想这个孩子真坏,把我骗出去自己就走了。于是他自己也准备走,便去告诉他的好朋友,也就是当地的一个地方官。富大师把朋友请来,枕着他的腿。朋友说你都要走了,最后能不能给我几句修行的建言。富大师说:“但愿空诸所有,且莫实诸所无。”这个意思就是老子所说的“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现在我们都是“实诸所无”,只怕自己没有,跟为道修行完全不同。修道者能放弃什么就放弃什么,绝不拿圣知来标榜,这样的话我们才能不停地进步。进步不是占有东西,更不是借仁义之名来徇私。只是行所当行,行过便休,“施人胜无念,守时胜无亡”。这样的话你就归于天道自然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圣智,才之善也。仁义,人之善也。巧利,用之善也。而直云绝,文甚不足,不令之有所属,无以见其指。故曰此三者以为文而未足,故令人有所属,属之於素朴寡欲。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非聖智不足以知道,使聖智為天下,其有不以道御物者乎?然世之人不足以知聖智之本,而見其末,以為以巧勝物者也,於是馳騁於其末流,而民始不勝其害矣。故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仁義所以為孝慈矣。然及其衰也,竊仁義之名以要利於世,於是子有違父,而父有虐子,此則仁義之迹為之也。故絕仁棄義,則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巧所以便事也,利所以濟物也,二者非以為盜,盜賊不得則不行。故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些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世之貴此三者,以為天下之不安,由文之不足故也。是以或屬之聖智,或屬之仁義,或屬之巧利,蓋將以文治之也。然而天下益以不安,曷不反其本乎?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而天下各復其性,雖有三者,無所用之矣。故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此則聖智之大,仁義之至,巧利之極也。然孔子以仁義禮樂治天下,老子絕而棄之,或者以為不同。《易》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孔子之慮後世也深,故示人以器而晦其道,使中人以下守其器,不為道之所眩,以不失為君子,而中人以上,自是以上達也。老子則不然,志於明道而急於開人心,故示人以道而薄於器,以為學者惟器之知,則道隱矣,故絕仁義棄禮樂以明道。夫道不可言,可言皆其似者也。達者因似以識真,而昧者執似以陷於偽。故後世執老子之言以亂天下者有之,而學孔子者無大過。因老子之言以達道者不少,而求之於孔子者常苦其無所從入。二聖人者,皆不得已也,全於此,必略於彼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十九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zs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