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末期(十二)

末期(十二)

作者: 赵良泽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15:11 被阅读0次

一觉醒来,疲惫和哀伤灰飞烟灭。阳光依然灿烂,世界依然美丽。新的澎湃迎接新的一天。

由于独自留在达明家不太方便,所以澎湃跟达明上学去。

今天是周末,同学们基本走精光,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同学——他们不是来学习,而是来闲聊,以打发时间。(每个双休日,高职班的同学都放假。)

澎湃拿出《历史唯物主义》和《新编上下五千年》,开始今天的自学课程。

第三节课,澎湃穿越时空,来到盘古开天辟地的年代,观看人类进化的历程,观看原始人的生活,然后欣赏黄帝的丰功伟绩和大禹治水的过程。他开始思考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然后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进行分析。

第四节课,他帮语文老师评卷,并用“正”字记录得分情况。他在初泽的试卷上写了许多有用的话,也在几位熟识的女同学试卷上写上一两句励言。

午睡醒来,澎湃发现,教室里只有他和春荣。

春荣:“湃哥,放假了,还不回家?”

澎湃微微笑:“不了,我上个星期已经回过,我还想问你干嘛不回家呢,你这么近。”

春荣没答,兀自埋头苦干。

澎湃好奇地问:“你不回家,就是为了留下来复习吗?”

“是啊。”

“这样也好,在家里很难复习。所以我也没有留在亲戚家,回来复习。”

其实春荣也没有澎湃想象中那么坏——从他勤奋好学的表现足以证明。

不久,春荣离开了,教室里只剩下澎湃一人。他喜欢这样的环境,安静。

四点几左右的光景,高考班的同学放学了——他们刚考完综合科。澎湃也放学,到图书馆。

刚进图书馆他就遇见霞姨。霞姨叫他帮她拿一个胶桶到四楼的图书室。

他放好胶桶后就到阅览室,在杂志架上取了一期《诗刊》和《上海文学》,坐到一个角落,静静地研究。

过了一忽,他看见美萍走了进来,但她看不见他。他不敢叫她,毕竟这里是阅览室。

待她走近他时,他才微笑着跟他挥手。

她微笑着走过来,在他身边坐下,低声细语:“你来这里了?你不走吗?你们放假了。”

“不了,上星期才回过。”

“我还想叫你拿蚊帐呢。我先前以为你在对面楼的,后来问达明才知道你在下面。我也看不见你,怎么也看不到你的身影。”

“当然啦,我是故意避开你的。我一见到你就想逃跑了。”

“怎样,有何打算?”

“不知道。”

“真不知道学校怎么搞的,不是可以走了吗?”

“我是决定走的,但最终还是无可奈何。班主任说如果我不回来,校长会叫他来三江找我,叫我回来。”

“班主任不让你走么?”

“他说,只要我不走的话,我上课看什么都可以。所以,我现在上课做什么都没人管。”

“学费又那么贵。”

“这学期的学费分明就是白送给学校的。”

“嗯,真可恶!对啦,你们班好嘈吧?”

“当然。”

“你好像跟国权同桌,对吗?”

“系啊。”

“他也是双非吗?”

“不是,是高职的。我现在不会再悲观,不会再愁眉苦脸了。这是前个星期开始的。我看了《菜根谭》后终于拨开云雾见青天。我学到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你早就应该这样了。”

“我对《菜根谭》有种相识恨晚的之感,若早点看的话,我就不会那样了。我以后都会微微笑,对自己,对别人,对生活。”

“嗯。对了,你在达明家有没有蚊帐?我们宿舍有好多蚊,咬得人好痛。”

“有,好像有两个。”

“你拿给我好吗?”

“好啊。恐怕今晚要回来晚修了,达明家的蚊更多,多到你看过去全是蚊。”

“这也难怪,住地下就是这样。好了,我不阻你了。你继续看你的,我继续找我的。”说完,她便离开。

澎湃继续看手上的《诗刊》。突然,他想起两件事,于是招手叫美萍过来。他说:“我怎样给你?”

美萍坐下,说:“怎样给我?唔……”

“不如我用个大袋装好再给你。你回宿舍弄好蚊帐后再将袋还给我。”

“好啊。”

“还有一件事,就是,帮我跟月缘……say sorry。我上学期写了一封信给她,由于有歧义,所以产生误会,搞到连朋友都做不了。”

“你上学期写过信给月缘吗?哦,她以为你什么?”

“是啊,是我不好。请叫他原谅我。”

“嗯,好的。”

她走回自己的座位。不久,又走过来,说:“你今晚回来晚修吧?”

“是啊。”

“你今晚拿来吧,我下来拿。”

“好,你八点几来拿吧。”

晚上,澎湃拿蚊帐回学校。他直接到美萍教室找她。

他站在窗外往里面张望,所有同学都在静静地复习,但不见美萍。他小声地问靠窗的宝珠同学:“宝珠,美萍——锦丽呢?”(美萍在初中毕业后将名字改为锦丽)

“澎湃,她不在。她叫我帮她拿。”宝珠站起来说。

“哦,谢谢。”澎湃将那袋蚊帐递给宝珠,然后离开。

他没有回教室,而是回达明家。

第二天,澎湃第一个回到教室。过了很久,才见到两三位同学回来。

今天有点冷,他的鼻水都流出来了。不过他很快就没事,因为他关了教室的门窗。

教室很静,也很闷,令人昏昏欲睡。

课间,他碰见美萍。他问:“你有没有跟月缘说?”

“没有,我昨晚看不见她。”

“那就好,不用你说了,我自己说,这才有诚意。”

“就是。”

最后一节课,他独自到阅览室。看了两本杂志,正想看《上海文学》时,管理员说:“下班了。”时间过得真快。

澎湃走出图书馆,碰见春荣。于是,他们相约到校外那间快餐店吃饭。

澎湃觉得春荣没有什么变化,依然呆头呆脑,之前真的多虑了。

中午,澎湃和达明到沃文家帮沃文数钱。

这次捐款活动,共筹得3200元善款。但相对要治疗好那位患肾衰竭的同学的费用来说,简直是小毛见大毛。

沃文和肥仔负责将全级同学的爱心送到那位同学家。

和达明回家时,澎湃说:“始终不够,最好得到一个善长仁翁的资助。”

他明白:哪里有这么多善丈仁翁?就算有,他们也只会向那些大组织大机构伸出援手,怎么会为了一个籍籍无名的学生而牺牲自己的财富?没有利益的事,谁会做?

他衷心希望那位同学早日康复。

相关文章

  • 末期(十二)

    一觉醒来,疲惫和哀伤灰飞烟灭。阳光依然灿烂,世界依然美丽。新的澎湃迎接新的一天。 由于独自留在达明家不太方便,所以...

  • 末期(二十二)

    又要收费了!教育附加费:130元!这是用来干嘛的?是否全国统一征收? 政府或者学校要收费,学生从不过问:是什么?为...

  • 末期

    澎湃要走的时候,他二弟良德还没有起床。他不想叫醒他,让他好好休息,因为他每晚都熬到三更半夜,甚至到第二天的三点。他...

  • 末期(五)

    双非的同学在周五傍晚即可回家(但周日还要晚修),但澎湃没有走,只呆在达明家。他计算过,回家不划算。回家的车费比这儿...

  • 末期(四)

    星期五,阳光灿烂。 上午第四、五节课是专业课,许多同学都离开了教室,只剩下寥寥无几的报考英语专业的同学和双非同学。...

  • 末期(十四)

    天气有点失常,阴阴沉沉。 上午的专业课,双非同学不用上,留在教室。 “澎湃啊,你又在看什么人生哲理啊?”澎湃斜对面...

  • 末期(十五)

    澎湃离不开文学,文学离不开爱情。所以,澎湃离不开爱情。在他,爱情必不可少。但他不敢去爱了——他真的怕了。他不再让爱...

  • 末期(二)

    2 (2.25-26) 高职班的课程,只有四节(3+X),其余皆为自修和体育,可谓十分轻松。然而,过度轻松便会出现...

  • 末期(三)

    这几天,澎湃的心已平静下来,再没有什么不自然,大抵已适应了吧。 放学后,同学们如常匆匆离开,好像不赶快走就会被倒塌...

  • 末期(六)

    从早到晚,澎湃一直都埋首在《菜根谭》里,专心致志,边摘抄边思考。他没有跟任何人说过一句话,包括同桌。终日沉默,自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末期(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bg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