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Kotlin是函数式编程,所以可以把函数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或者作为函数的返回值使用,我们称其为高阶函数。本篇文章就带着大家由浅入深的介绍一下高阶函数。
函数类型
我们可以定义一下常量,常量的类型是一个函数,实现是一个Lambda表达式。
fun main() {
val test:(String)->Unit={
println(it)
}
test("你好")
}
我们运行后可以打开AS的工具栏中的View->Show Bytecode 查看编译后的字节码,其中重要的部分如下
...
L0
LINENUMBER 4 L0
GETSTATIC com/kotin/chapter/TestKt$main$test$1.INSTANCE : Lcom/kotin/chapter/TestKt$main$test$1;
CHECKCAST kotlin/jvm/functions/Function1
ASTORE 0
L1
LINENUMBER 8 L1
ALOAD 0
LDC "\u4f60\u597d"
INVOKEINTERFACE kotlin/jvm/functions/Function1.invoke (Ljava/lang/Object;)Ljava/lang/Object; (itf)
POP
...
其中CHECKCAST和INVOKEINTERFACE 的方法调用都 说明(String)->Unit
是Function1类型。其实函数的类型定义报名为 kotlin.jvm.functions 下定义了很多接口,而且我们每次写的类似(String)->Unit
都是这些接口的具体实现类。
函数作为函数的参数使用
函数作为函数的参数使用,一般在Android中定义CallBack接口只有一个抽象函数的时候,可以省略接口,定义函数类型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比如
fun main() {
handle("jawe"){
println(it)
}
}
fun handle(name:String, action:(String)->Unit){
action(name)
}
关于handle方法调用的时候,如何演变成最简单的写法,这里不在描述,请自行百度。
当一个函数A只有一个函数类型作为参数的时候,如果调用的时候传递的是一个具名函数B,而且函数B的类型和函数A的参数类型一样,那么可以简写成函数引用。比如
fun main(args:Array<String>) {
args.forEach(::println)//包级函数的引用
}
我们可以点进去看一下forEach函数的签名
fun main(args:Array<String>) {
args.filter(String::isNotBlank) //类名引用的函数默认有一个参数是this
}
forEach只有一个参数action类型是(T) -> Unit
我们再去看一下println函数的定义
public actual inline fun println(message: Any?) {
System.out.println(message)
}
println接口一个Any类型的参数,其中Any是Kotlin中所有类的基类(和Java中的Object一样),返回值是Unit,和forEach的参数类型是一样的所以可以使用引用,println是包下的顶级函数,所以引用方式是::println
那么类的函数的引用怎么写呢?我们继续向下看
fun main(args:Array<String>) {
args.filter(String::isNotBlank) //类名引用的函数默认有一个参数是this
}
同样我们分别看一下filter和isNotBlank的定义
public inline fun <T> Array<out T>.filter(predicate: (T) -> Boolean): List<T> {
return filterTo(ArrayList<T>(), predicate)
}
filter是数组的扩展函数,接受的参数是一个(T) -> Boolean
的函数类型
public inline fun CharSequence.isNotBlank(): Boolean = !isBlank()
isNotBlank也是一个扩展函数,函数的返回值是一个Boolean,但是函数没有任何接收参数。然而在函数的内部其实是可以接受当前CharSequence实例this的。所以我们可以使用类名引用即String::isNotBlank
,类名引用的函数其实有一个默认参数是this。
那么有参数的函数怎么引用的?我们看一下下边的例子
fun main(args:Array<String>) {
args.forEach(PDFPrinter::printPdf)
}
class PDFPrinter{
fun printPdf(any:Any?){
println(any)
}
}
我们定义了一个PDFPrinter,还有一个函数printPdf。这段代码放到AS是会报如下错误
error.png
如图所示提示类型不匹配,forEach需要的是一个参数的(T)->Unit,但是接收到的是Function2类型(接受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PDFPrinter实例,第二个参数是Any)的函数。所以这种情况就不能使用类名引用函数,应该使用对象实例引用函数。修改后的代码如下
fun main(args:Array<String>) {
// args.forEach(PDFPrinter::printPdf)//不能使用类名引用,否则类型不匹配
args.forEach(PDFPrinter()::printPdf)//这里只能使用类的实例引用
}
关于Kotlin内置的将函数类型作为参数的函数,我们在开发的时候会见到很多。
闭包-函数作为函数的返回值
我们先看以下代码
fun main() {
val x = makeFun()
for (i in 1..5) {
x()
}
}
fun makeFun():()->Unit{
var count = 1
return fun()=println(++count) //返回匿名函数
}
打印的结果如下
makeFun.png
从结果可以看到count进行了累加,而不是永远的2。通常的理解是函数内部定义的都是局部变量,每次进入函数的时候都是重新初始化count,然而这里的结果却不是,那么是怎么回事呢?
还记得我们说过定义的()->Unit都是函数接口的实现类,所以我们可以写的在直白一点
fun makeFun(): Function0<Unit> {
return object : Function0<Unit> {
var count = 1
override fun invoke() = println(++count)
}
}
看到这里就一目了然了吧,我们在main函数内定义的常量x其实是Function0的实例,所以在for循环内只是对x实例的count变量进行了修改。
复合函数
我们上高中的时候学过复合函数,关于复合函数的定义参看百度百科,复合函数的公式是y=f[g(x)],即一个函数的值作为另一个函数的参数,这个在开发中应该经常用到,比如
val add5:(Int)->Int = { a: Int -> a + 5 }
val multiplyby2:(Int)->Int = {b:Int->b*2}
fun main() {
println(multiplyby2(add5(3)))
}
函数add5的值作为multiplyby2的参数使用。我们可以基于这种思想写一个通用的复合函数:
infix fun <P1, P2, R> Function1<P2, R>.compose(func: Function1<P1, P2>): Function1<P1, R> {
return fun(p: P1): R {
return this.invoke(func.invoke(p))
}
}
infix定义一个中缀表达式,Function1的扩展函数compose接收一个Function1参数,返回一个Function1类型的值,即如果通过P1得到R的时候,但是P1需要经过处理转换成P2,然后在处理P2得到R。
如何使用呢?如下所示
fun main() {
val compose = add5 compose multiplyby2
println(compose(5))
}
颗粒化
currying 颗粒化,指将一个多参数的函数拆封成一系列的单个参数的函数。这么讲有点抽象,我们还是看具体的例子吧。
fun log(tag:String, target:OutputStream, message:String){
target.write("$tag, $message \n".toByteArray())
}
fun log(tag:String):(target:OutputStream)->(message:String)->Unit{
return fun(target:OutputStream):(message:String)->Unit{
return fun(message:String):Unit{
target.write("$tag, $message \n".toByteArray())
}
}
}
三个参数的函数log,经过颗粒化后的代码成为了一连串单个参数的函数。颗粒化后的代码开起来可能阅读起来比较难,我把它写成通俗点方式:
fun log(tag:String)
=fun(target:OutputStream)
=fun(message:String)
=target.write("$tag, $message \n".toByteArray())
颗粒化函数其实是函数的返回值嵌套函数。
颗粒化的函数使用方式如下:
fun main() {
log("jawe")(System.out)("Hello World")
}
偏函数
当一些函数的部分参数大部分是固定值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默认参数的实现,但是默认参数实现的方式也有局限性,如果不是最后一个,其他参数在使用的时候就要使用具名参数。那么还有没有其他方式呢?有一种方式是使用偏函数实现。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fun <P1,P2,R> Function2<P1,P2,R>.partial(p2:P2)=fun(p1:P1)=this(p1,p2)//1
//指定其他位置参数默认值的偏函数
val makeString=fun(byteArray:ByteArray, charset: Charset)= String(byteArray, charset)
fun main() {
//普通函数的偏函数
val makeString2 = makeString.partial(Charset.forName("UTF-8"))//2
println(makeString2("我是中国人".toByteArray()))
}
注释1出定义了一个通用的偏函数,即对Function2扩展一个函数(通常这个函数的参数是默认值)得到只有一个参数的函数。
注释2出是具体的使用方式,通过partial得到一个单参数的匿名函数makeString2 。
总结
本篇文章介绍了部分高阶函数,其中颗粒化和偏函数理解起来比较难,而且使用的极少,大家作为扩展知识点学习一下就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