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李世民的三首诗,理解他的“名副其实”

学李世民的三首诗,理解他的“名副其实”

作者: 诗词历史一家亲 | 来源:发表于2020-04-18 22:12 被阅读0次

唐太宗,唐朝第二位皇帝,姓李,名世民。

“世民”二字,取意“济世安民”。

《旧唐书》本纪·卷二高 祖之临岐州,太宗时年四岁。有书生自言善相,谒高祖曰:“公贵人也,且有贵子。” 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高祖惧其言 泄,将杀之,忽失所在,因采“济世安民”之义以为名焉。

《旧唐书》“世民”的来历,明显加了神话色彩,只差没直说:唐太宗当皇帝,实是天命所归。

不过,牛人就是牛人,真实历史上的唐太宗,可是扎扎实实实现了他“济世安民”的宏愿。

我们且学他写的三首诗,大略感受他的名副其实。

第一首《还陕述怀》

                         还陕述怀

                            作者:李世民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译文:

(刚刚经历了南征北战)我不禁手抚腰间的长剑,慨然长叹。

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济世救民,而非争名夺利啊。

回忆当时战场,可谓旌旗猎猎,军情如电,将士们动作迅猛,奋勇杀敌。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驻扎了千军万马。

作战如登山,指挥须灵活,敌众我寡,亦可得胜。

往昔战争的流血牺牲,终于换来了如今的和平统一。

公元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23岁的皇子李世民,以劣势兵力击败实力雄厚的王世充与窦建德,回师关中的路上有感而发,创作《还陕述怀》。

此诗很有画面感,战争场面与时事感慨自然结合,让读者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浩然之气。李世民卓越的军事才能,是贞观之大唐能强御外敌、靖边安民的底气。


第二首《赐萧瑀》

                                 赐萧瑀

                                     唐代: 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译文:

狂风肆虐,方显草的坚韧,混沌乱世,才能突出忠臣的赤诚。

仅有一时之勇的“勇夫”,怎么懂得为国为民的道理,真正智慧的人,必定怀有仁爱之心。

唐太宗心怀天下,从他对待大臣的态度可见一斑。

这首诗,是他写给宋国公萧瑀的。

萧瑀何许人?

南朝西梁七皇子、隋朝大臣(姐姐是萧皇后)、大唐的降臣。

唐太宗心阔如海,丝毫不计前嫌,不但让萧瑀官至宰相,还让他给太子当老师。

伯乐识千里马,千里马不负伯乐。

萧瑀才德兼备,感恩唐太宗的信任,兢兢业业为大唐做贡献,两人谱写了一段大唐君臣的佳话。


第三首《咏雨》

                                   咏雨

                            作者:李世民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译文:

笼罩天空的乌云飘向远处的山峰,大雨倾盆而下,河水随之上涨。乌云很快低飞,半山腰一片昏暗,风吹雨斜,雨水撒满了山的曲折处。雨滴成串落下,又如珍珠般凝在树叶上,大雨让如镜的湖面上泛起阵阵涟漪。柳条在雨中一片迷濛,风吹密密雨丝,好像在空中织着一片片丝绸。

不过一场雨,唐太宗何以如此喜悦?

因为这是一场农田急需的春雨。

执政英明的皇帝,没有不看重农业的,唐太宗更是此中的佼佼者。

《贞观政要》中记载的两个事例,很好地证明了这点。

其一:贞观二年,京城大旱,蝗虫成灾。唐太宗亲自到田野去看稻谷,为了鼓励百姓不要怕蝗虫,要齐心协力消灭蝗虫,他开历史先河,当众活吞蝗虫。

其二:贞观五年,主管大臣上书:皇太子在二月举行加冠礼才吉祥,但唐太宗认为百姓在二月要春耕,这样做会妨碍农事,并下令将礼仪改在十月。


以上三首诗,分别体现了唐太宗于“军事、人才、农业”上的态度。

他自登基以来,广纳人才,励精图治,强御外敌,施民仁政。

贞观中后期,粮食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大唐盛世画卷,徐徐展开。

相关文章

  • 学李世民的三首诗,理解他的“名副其实”

    唐太宗,唐朝第二位皇帝,姓李,名世民。 “世民”二字,取意“济世安民”。 《旧唐书》本纪·卷二高 祖之临岐州,太宗...

  • 李世民的诗

    李世民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文治武功从古至今能与之媲美者鲜矣。这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是一个标杆,相信会被永远铭...

  • 李世民

    李世民首先从即位说起,他靠的都是他的真本事。唐高祖即位以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世民的功劳非常之大,但...

  • 朱棣能学李世民逼朱元璋退位吗

    朱棣能学李世民逼朱元璋禅位给自己吗? 不能。 因为学不来。 要知道朱棣和李世民其实是不一样的。 虽然都是有过战场厮...

  • 带着房子到大唐

    张才将李世民带到了他的家里。并且让李世民尝了很多新鲜。比如说让李世民看了电视。李世民觉得张才可真是一个神人...

  • 大唐时代(三)

    收复河东 李渊听后非常高兴,认为李世民很有魄力,于是他调集关中地区全部兵力,交给李世民,让他去收复河东。 李世民很...

  • 唐.李世民诗《赐萧瑀》

    唐.李世民诗《赐萧瑀》(草书)(红色瓦当宣纸)(134*34)

  • 李世民的诗《初晴落景》

    初晴落景 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日晃百花色,风动千林翠。池鱼跃不同,园鸟声还异。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 职场知识:领导的心术之“仁、和、止、静”!

    昨天讲到了“李世民不以诈术辩忠奸”,从这里可以看出,李世民的心术是非常端正的。纵观李世民的一生,他的领导才能和心术...

  • 我也许伤害的他

    昨天电话很长,一个多小时。 我的弟弟,名副其实的学霸。 聊他的专业聊他的未来聊他的女友,聊他这次假期的安排。 在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李世民的三首诗,理解他的“名副其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cz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