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杜外以养中”来解释“无名之朴”,“杜外以养中”当中的“外”和“中”对应着什么?
(单选题)
A.眼耳鼻、舌身意
B.五官、内脏
C.目口耳、精气神
答案:C
解析:朴道即大制不割之太极。
1)外即目、口、耳。对外先关闭目、口,从而不噪、不动。静,耳、鼻也跟着静,从而无欲而杜外。
2)内即精、气,神。对内节制欲望,减少冲动,人生态度:做减法,欲望减一分,幸福多一分。
3)内不刺激欲望,外不被乱象带偏。杜外养中。一切自定。
无名之朴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中“道常”就是指道的常规;道重点不在无为,而是在无不为。
(单选题)
A.是
B.否
答案:A
解析:
1)无为而治的最大好处是根治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恶性循环。
比如:教育之道有三:
言教起20%作用,身教起80%作用,而家教,或者叫道教,无为之教:能量、环境、家风家训家传的教育100%作用。特别值得深思。
2)道之常,重点在无不为。只有通过无为(不违常道、天道、大道),达到无不为的目的,而不是让你躺平,当饭桶。
3)否则多为、乱为、胡为、妄为,结果是越做越乱、越帮越忙、留下一大堆后遗症、不可收拾。
不欲以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