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继续思考隐私的话题,慢慢的有了一些个人想法:
隐私是一种需求
隐私是后天产生的概念,如果把时间往前推几万年,一个原始人,在什么时候愿意保守自己的秘密,他藏食物、工具的地方不希望他人知道,他藏伴侣、幼儿的地方不希望他人知道,这是一种人生安全的保护,因此产生了隐私这种概念,这是一种防止他人侵害自己的本能。
那么为何到了现代社会,各类现代企业(以互联网公司最甚),或者说组织为何对个人隐私如此关注,因为个人的隐私关乎社会安全、社会需求,个人要组成组织才具有社群强大效益,再强大的个人依靠自己制造的武器不可能战胜狮子,但群体则不然,群体可以产生社会分工,产生武器制造工艺、建造高耸的城墙,那么寻找一种群体已成为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
在我们还是孩提的时候,是没有隐私可言的,不论是大小便还是洗澡睡觉,一切都需要在大人的注视和帮助之下,为什么,很简单,我们需要被服务被照顾,那么同理的,隐私事实上是一种个人的行为需求,我们的任何一个行为其实本质上都是一种需求,比如说我去上了个厕所,说明我有生理需求,我在家看电视,说明我有娱乐的需求,谁能掌握每个人的隐私,谁就掌握了个人的画像,进而服务个人、管理群体。
被监督感与被服务感
事实上我们害怕隐私的泄露,是一种错觉,因为我们从内心里是渴望暴露隐私的,因为我们需要融入集体,寻求话题,告知他人自己的喜恶。
隐私悖论就指出,人们虽然态度上非常反感隐私被泄露,但是却在实际行动中只需要一丝丝的便利,就可以随意暴露个人信息。
隐私悖论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释,我试图思考一下,因为很简单,我们需要一种被服务感,当我们将自己隐私泄露时,其实我们潜意识里很明白,这肯定可以给我提供某种便利,我也需要这种便利。
我们反感的不是隐私泄露,而是被监督感,而这种被监督感是来源于被另一个陌生人或者说陌生组织所监督,也就是说现在互联网企业通过算法、机器抓取我们个人信息的手段,不论东西方都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因为我们会下意识的或者说被宣传的认为,我的隐私是被一种没有感情的数学公式所抓取的,既然监督我的只是一种没有感情的数学公式,那么暴露给它也并没有什么隐患。
在提供个人信息时,我们是不会产生明显隐私泄露感的,因为个人会觉得对面所坐的不是一个人,那么何时我们会产生隐私泄密感呢,设想一下,我们平日里接到推销电话,当对方准确的喊出我的名字时,那种被监督的感觉就会扑面而来,进而引起我们极大的警惕和反感,因为个体会发现,给我服务的不是一个算法,而是一个人,那么心理防御机制就会马上出现。
但如果是大数据通过我的画像在手机和电脑中向我推送广告,那么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就会放松,知道隐私泄密但可以接受的感觉就会占据上风。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侥幸心理会占上风,只要对方没有一个真实的人与我沟通,我就会认为,在隐私泄露数量如此庞大的群体基数面前,不会有人天天对着电脑去关注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那么我大可不必启动心理防御机制。
如果了解了这个原理,那么可以衍生出许多新的做法,比如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隐私,组织应当以何种方式抓取隐私,社会应当倡导怎样的思想价值观,对隐私的态度是否可以从深恶痛绝转为客观合理的使用,对大组织利用隐私打击个体的心理阴影和历史恩怨,是否可以重新考量。
新型宗教形式:互联网
宗教的本质是什么,我需要再读一些书才能找到一些感觉,但我可以大体先这么理解,首先社会的运作是期望值与满意度的不断平衡,那么宗教可以从控制人心的方面解决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定义期望值,或者说锁死期望值,不论是佛、道、基督、伊斯兰教,其根本就是在定义期望值。
宗教给个人寻找一种当前物质条件可以满足的期望值,然后锁死,以此避免上下阶层暴动,只不过在互联网出现前,个人的欲望只能是被压抑,通过压抑欲望降低个人的期望值,以此来满足个人的需要。
从宗教的横向对比中可以看到,不论是佛对贪、痴、嗔的劝诫,还是基督痛斥的七宗罪,都是一种从思想根基上消灭期望值的尝试,因为满足欲望的最好办法是消灭欲望,没有欲望的个人自然就被满足了,即便他行将饿死。
但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个人的欲望通过一种全新的形式可以很快在社会的其他群体或者个人那得到欺骗式的满足,比如说我们想纵欲,通过互联网可以很快找到相应的需求,一个日本女优能同时满足几千万人的个人欲望,我们想找好吃的,互联网可以有千百种方法让你找到想吃的。
传统宗教选择压抑人性,而互联网则是顺应人性,甚至是放大人性底层的欲望,这是一种底层逻辑与过去完全相反的社会治理方式。
这也解释了为何奶头乐盛行天下,因为虚幻的满足可以很好的解决个人欲望,同时这也可以理解成从相反的方式锁死个人需求,通过虚幻来满足欲望,因为大脑是可以被眼球所欺骗的。
为什么一拿到手机,就可以刷到停不下来,甚至完全无法掌控睡眠时间,因为在不断被满足,这种低效的满足感锁死了幸福指数,即便理性知道这是一种虚假。
大脑的运作原理是原始的,眼见为实是大脑的基本运作原理,即便理性知道带上VR眼镜看到的是虚假,但大脑依然会在VR过山车时产生生理反应,认为这是一种真实,进而产生呕吐和头晕感。
互联网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新管理模式,一种有别于宗教管理的社会模式。
如果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那么互联网本身就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新型宗教,一种替代宗教来全面掌握个人、利益群体、信息沟通的管理手段。
那么可以推演一下,历史上宗教与世俗权力不断融合和冲突,政教合一与类似灭佛的行为此消彼长,未来互联网与世俗政治也必然产生符合这样的历史规律,一些时段中政治会对互联网狐疑、猜测、毁灭,同时也可能会在一段时期与互联网合作寻求一种共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