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李鸿章》有感之二

读《李鸿章》有感之二

作者: 北方竹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5-22 05:16 被阅读0次

《李鸿章》读了十来天,今天终于读完了。以前对李鸿章的印象不咋滴,读了这本书,对他的印象好多了。

李鸿章可以说是文武双全,有情有义,知恩图报之余,还爱耍点小聪明。表面上,他对曾国藩一口一个恩师,尊敬有加,但是,很多时候,也会别有心肠,为自己打算。

李鸿章能清楚地认识到西方列强的先进技术,积极发展中国的工业,以图强国强军,这是难能可贵的。

可惜,他生不逢时,碰到了慈禧这个贪图享乐的败家子,只好委屈求全,为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头疼医头,修修补补。

清朝的灭亡,实际上是亡于慈禧。

从奕忻的表现看,他比慈禧更适合当大清主宰,我常常想,如果当初道光帝选奕忻为储君,是不是能改变大清的命运呢?

李鸿章发展海军的打算被慈禧断送,便将心思用在了发展实业上,可惜的是,他并没有管理好自己亲手组建并以做后盾的淮军,畏敌避战的将领大有人在,以至于在甲午战争中一败再败。

当然,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源在慈禧身上,为了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举全国之力,花费了数千万两白银。国难当头之际,前方将士浴血奋战,皇宫里却是歌舞升平,军机处急得团团转,不敢把败报上奏,这样的国家不亡才怪!一场虚热闹,换来的只能是是丧权辱国,割地赔款。

甲午战争,人家把中国内清都琢磨透了,而中国对敌人的变化一无所知,战争后期,日军已是强弩之末,无力再战,而李鸿章却轻信了伊藤的恫吓,匆匆签订了屈辱条约。

不过,以李鸿章的一生来看,还是功大于过的。

相关文章

  • 褪去浮华,再现真实李鸿章

    褪去浮华,再现真实李鸿章 ————读《李鸿章传》有感 近代晚清名臣有四人,分别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 江湖大佬,难免毁誉参半

    ——读《李鸿章全传》有感 文/尘渺凡 鸿途大展,文章经国,立命效忠,悲怆不渝,是为李鸿章。 ...

  • 读《李鸿章》有感

    从《曾国藩》开始,到《胡雪岩》,又在今天读完《李鸿章》,每一本书读完给我的感受完全不同。 这几天看到李鸿章的书中写...

  • 读《李鸿章传》有感

    李鸿章晚清中国第一人,读完梁启超先生为李鸿章做的传记,评价非常中肯。 可歌可泣,也可叹可悲! 为之歌颂的是,李鸿章...

  • 读《李鸿章传》有感

    年少不懂李鸿章,而今才知真中堂 李鸿章的一生,他自己曾这样概括:“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

  • 读 《李鸿章传》有感

    这本以他者的视角观察近代中国风云人物的小册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更多的体验是,作者为传主的正名,为其感到惋惜,为其...

  • 读一生书,一生读书,读书而后有感(之八)默默看世界——读贾平凹《

    读一生书,一生读书,读书而后有感(之八) 默默看世界 ——读贾平凹《自在独行》有感之二...

  • 读李鸿章的诗歌有感

    1. 近日,偶然读了一下李鸿章的诗,感觉很有意思。尤其把李鸿章人生早年和晚年的诗单独拿出来朗诵,除了诗本身的韵律外...

  • 读《1894·悲情李鸿章》有感

    最近在武汉图书馆借了一些书,其中有这样一本《1894·悲情李鸿章》,当时选的话是因为书比较薄,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历史...

  • 读《李鸿章传》后有感

    作为旧式的科举官僚代表的精英人物,摇身一变成为实业官僚的先锋,批判科举,担任中国前所未有的洋务统帅,主导海防,周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李鸿章》有感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sz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