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班互动区散文简友广场
读书||《刘邦》-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读书||《刘邦》-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作者: 小雨天天1 | 来源:发表于2022-11-03 11:12 被阅读0次

    近日,读了日本中国史学家佐竹靖彦的《刘邦》,作者基于《史记》、《汉书》以及出土的一些文物记载对当时的确情况进行了推论,让我们从多种角度进行理解当时的汉高祖刘邦从起义到推翻秦朝、击败项羽、建立汉王朝之间的历史。

    刘邦从一个小混混儿到成为一个统治天下的皇帝,与其周围的环境和周围的人脱离不开关系。在那个时代,任侠关系盛行,他所处的沛县处于一个关系网的中心,他的父亲刘太公是老一辈的任侠,所以刘邦从小时候就对任侠耳濡目染,接触了到了任侠之间的人联系,并慢慢的在这个关系网中占据了核心的地位。他的身边也慢慢开始聚集了樊哙、卢绾、萧何、曹参等,在成为沛公之后,积累了势力,逐渐有了争雄的资本。也许你会发生疑问?为什么刘邦身边会聚集这么多的文人武将呢?这和刘邦的为人处事和性格有关系,他擅于和别人沟通交流,作为一个任侠,他重情重义,愿意与身边的人一起来分享他的胜利果实;其二,这些人在之前都是属于社会的中低端,而刘邦也属于这些人中的一份子,与刘邦的相处也会显得自然一些,随着刘邦的势力越来越大,可以争霸天下时,对于这些人来说,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所在,即使是死也义无反顾,如文中所写:刘邦令骊其食游说齐王罢战,又让韩信攻打齐国,骊其食游说成功之后本可成功而退,但是却为了刘邦的霸业,给韩信拖延了时间,最后被齐王烹杀,致死都不曾抱怨刘邦半分。还有韩信从始至终就没有生成过反叛刘邦的心(我又在几本书读了韩信的部分,也没有看到韩信想要背叛刘邦的版本),虽然期间心里觉得刘邦的能力不足,但是为了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一直为刘邦所效力,在楚汉相争之时,他位处于齐国之地,只要他想就可以形成三分天下的可能,但是他没有,并按照刘邦的吩咐,打败了项羽。韩信之死,死在了他的功劳过大,功高盖主;他的军事才能很高,对于时局的把握也准确,但却仅限于战争,而人情世故上,情商却低的可怕,他不善于言语上的表达,也从不解释自己的原因,从而导致与刘邦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大。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在刘邦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喜欢谩骂别人,在《史记》多次描写他谩骂别人,即使萧何、韩信等也都接受过他的谩骂,对待文人也没有足够的尊重,但是对待身边的人,他是付出了真心的,他愿意把他的身边的一切与之分享,重用他们,发挥他们的才干,可谓:得一知己,死而无憾,我想这就是他们心甘情愿为了刘邦的事业为努力的原因吧。书中多次写道,在天下未统一之前,大家对于权利的欲望仿佛都集中在了刘邦身上,而其他人看不出对于权利有什么欲望,不争不抢。

    楚汉争霸,随着项羽的落败、刘邦的成功而结束。从本书中我也发现他们之间对于天下的想法也不同的,天下对于项羽而言,他只想要他的楚国,其他的地方他都分封出去了,使得秦始皇统一的天下再次四分五裂。他对于楚国人民很好,对待其他的王国的人民很是残暴,并且他想要的是楚国国民高于其他诸侯王国,而不是天下一统的思想;对于刘邦而言,他的格局要高于项羽,他想要的如同始皇帝一样,天下一统,统治整个国家。因为思想格局上的差异,也导致了最后的结局不同,而我也非常庆幸的是刘邦统一了天下,有着同一个国家,要不然可能也会像欧洲国家一样,四分五裂,形成很多个国家并存。

    摘抄:

    1.对于刘邦而言,所谓的天时,就是秦的统一天下及其迅速的瓦解;地利就是在大梁和丰沛之间已经建立起来的地域性的社会关系。大梁是魏国工商业的中心,丰沛是魏国民众的新开发区。

    2.萧何属于沛县的豪门望族。他后来在刘邦揭竿而起后动员了数十名族人加入起义队伍。曹参、靳翕等刘邦的亲信们在起义初期得到了侍奉左右的“中涓”之职,而萧何却是以“客”的身份参加起义的。

    除萧何以外,以“客”的身份参加起义的还有王陵、吕公之子吕泽和吕释之,这些人都率有自己的兵卒。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刘邦》-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te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