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开年剧荒的恐慌,本来以为要被寄予厚望的集才华与颜值一身的陈思诚导演并主演的《远大前程》打破了,然而,尽管媒体和观众操碎了心,但是我们还是太高估有才华的陈思诚了。
《远大前程》讲述了洪三元(陈思诚饰)携母亲和好友齐林(袁弘饰)到上海投奔严华(富大龙饰),卷入两大公司权利斗争。严华此时是一名码头工人,他不畏强权被推举为工人领袖。洪三元则凭借机智多次在凶险的上海滩化险为夷。洪三元与忠义之士沈达结拜为兄,与来上海报父仇的林依依(佟丽娅饰)在斗智斗勇中成为莫逆,女扮男装的林依依爱上洪三元。洪三元接近富家女于梦竹(郭采洁饰),于梦竹爱上洪三元。严华遇险,为共产党人梁兴义所救,加入共产党。林依依为报仇铤而走险,洪三元与其奔走天涯。林依依遇难,洪三元重回上海滩。在严华和梁兴义进步思想的感召下,洪三元放弃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为护送梁兴义离开上海倾其所有甚至生命。洪三元逐渐懂得,共产党带领的这条道路,才是他所想追求的远大前程。
从官方介绍来看,这样的剧情并没有多大的硬伤,可以说是一部上海滩帮派斗争的传播正能量的剧情,拍好了的确也很精彩,在剑拔弩张和三足鼎立的帮派斗争中,一个类似韦小宝的草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贵人相助成长为一代英雄的故事,虽然有雷同,但是也不乏看点。
尤其是有着前作《北京爱情故事》不错收视率和美誉度的陈思诚,担任本剧的监制、总编剧、男主角。
而且还请来了半个娱乐圈老戏骨作为黄金配角、故事架构在民国上海风起云涌的龙虎争斗、号称投资3.5亿而且绝大部分用在在服化道具场景搭建上,但是即使在湖南卫视这样强大的平台上播出,而且还有近期《唐人街探案2》的高口碑高票房做好了高铺垫,可是却依然扑街,创下湖南卫视两年来收视率最低记录(开播前两集收视率仅为0.49)。
豆瓣评分5.9,不及格。
最终却是,这一次,果然不负众望,在高期待中迎来了低开局,纵然有低开高走之说,可是他的失败已经是注定了。
这种失败最严重的硬伤就是陈思诚这个人。
有网友给导演和主演陈思诚起了一个洋气却又贴切的高大上名字——陈·杰克苏·思诚。
而且一度被寄予厚望接班黄晓明的“邪魅一笑”之油腻男第一宝座。
陈思诚的油腻,不似杨洋等小鲜肉的那种不成熟的帅与邪魅狂狷,也和黄晓明忽高忽低的演技有着一种不对称,也不是穿衣打扮方面的土得掉渣,而是明明可以脚踏实地的说人话扮素人走平凡之路,却偏偏得意忘形的说着假大空,穿着西装革履,跳上云端指着众生嘶喊:小的们,我乃齐天大圣是也,拥有72般变化,火眼金睛三头六臂,你们这些妖魔鬼怪还不俯首称臣,顶礼膜拜!
于是,明明顶多是六耳猕猴,却非要大闹天宫,飞升天界,结果可想而知。
陈思诚的油腻除了媒体广泛报道的穿衣品味和自以为的时尚造型之外,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之前媒体评价其接受采访时,总是喜欢拽文言、掉书袋。
这一点在担任《远大前程》总编剧和主演后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要是经他主演的洪三元之口说出的台词,总是掺杂着一股绿茶加咖啡味,中西结合中散发着一股浓浓的过期的醋味。
尤其是将之前剧版《北京爱情故事》中的泡妞那一套俗梗又嫁接到《远大前程》中,耍小聪明追求富家女于梦竹身上,一口一个成语和文言文。反正就是不说人话。
为了增加主角光环,凭借机智(小聪明)多次在凶险的上海滩化险为夷(主角光环照耀)的故事设定和桥段暂且不论,光是说话时,大部分台词都像凹造型一样,结尾加一句成语或者文言文就让观众看不下去。
对于剧中角色设定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混混,居然张口闭口拽文字,也是佩服。
而且这种拽文字也深得剧中各位大佬的喜欢和两个女主角的明暗送秋波,全部喜欢上他。这样的主角光环也是只有陈思诚这样的编剧能够想得出来吧。
这也就算了,而且还能够凭借油腔滑调就顺利被两大上海滩最厉害的帮派老大挣来抢去要他入伙,这样的剧情也是够匪夷所思和光环耀世的。
不管事后有多少网友点名某某某比陈思诚更适合洪三元这个角色的特性,但是说穿了,台词与剧中身份角色定位不符,以及对自己的充分自信才是更要命的。
那些本身看卖相就一眼认定的烂剧扑街就扑街了,因为没有期望也就没有失望。
而最令人失望的往往是,本来无论从卖相还是品质上都被寄语厚望且称得上佳作的电视剧,最终播出后却因为剧情的漏洞百出和不合逻辑以及绝对主演的油腻,毁了一部本该成为爆款的剧作,在令人心疼之余就有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
观众给予苛刻的挑剔和尖锐的批判也就在所难免。
《远大前程》就是这样一部之前一度被媒体称赞为2018年度爆款,有望超越《人民的名义》的头衔也被狠狠地摔在地下。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电影和电视剧从编剧到拍摄、选角和演绎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就算同样是拍电视剧,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的种种叠加和不同搭配,也是会生发不同的化学反应,从而产生赞誉有加和毁誉参半,乃至毁尸灭迹的两极评价的分化。
娱乐圈人人都想做全才,这本身没有错,但是当一种身份还没有做到极致的时候,就急于甚至抱着圈钱的想法跨界(当然陈思诚并不是这样想的吧),就出现了一种奇葩现象:干主持的去演戏了,唱歌演戏的担任主持了,唱歌的也转战影视圈了,演戏的又去导戏了,导演也偶然在影视剧中当演员了……
好像不跨个界都不好意思在影视圈混似的。
表面上,明星都成为全才了,影视歌编导才华集于一身的明星越来越多了,看似是“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靠才华”的明星给粉丝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惊喜和“自己的爱豆有多努力你知道吗?”实则是为了追逐更多的“人傻钱多”的脑残粉丝送上的金钱。
说好听是影视歌多栖发展,说到底是不务正业,专业业余化,甚至出现一种可怕的被资本裹挟的倒退。承担的责任太大了,精力太分散了,即使再牛的人,往往也会顾此失彼,稍有不慎,就会因为一个细节毁了整个优点。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由此诞生并愈演愈烈。
当颜值越来越贬值,才华又撑不起野心的时候,他们这些人不是通过努力和磨练专业方面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演技、编剧、导演功力、见识、知识、新技术)去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创新度,却偏偏要借助快速蹿红的高人气普遍撒网,挣快钱赚溢价,捞一把就跑路。反正最后跨界的干不成了,还可以回到原来的专业上继续演戏忽悠嘛!
可是,观众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匪夷所思又觉得也不过如此的非正常现象中,磨练成了火眼金睛和三头六臂,学会了用脚投票,最终将那些不务正业和浪得虚名的“伪才子”远远抛弃。
就像时代抛弃你的时候,永远不会和你说再见一样,观众抛弃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明星的时候,也不会和你打一声招呼。
在当前国内实体经济日渐衰退和越来越不景气的时候,娱乐产业就越来越发达。这就是经济学中的“口红效应”,即因经济萧条而导致口红热卖的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在美国,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这是因为,在美国,人们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奢侈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奢侈品。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尤其是当柔软润泽的口红接触嘴唇的那一刻。再有,经济的衰退会让一些人的消费降低,这样手中反而会出现一些“小闲钱”,正好去买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
所以,当中国的影视娱乐产业开始走上美国几十年前的老路,出现极速的繁盛而膨胀时,影视剧就好比是“廉价的非必要”的“口红”,直接的表现就是收视率的高低和票房的高涨。
随之,万恶的资本和资本家用手中的金钱投资实体经济必然亏损或者出现负增长,炒楼已经被各种政策限制,购买大宗奢侈品又显得过于土豪和不能快速变现及获取红利,从而转战影视圈。
以前只想备好一盒纸巾安安静静看一部电视剧贡献泪水和感动的平凡的世界,以及为了看一部好电影找关系的观影时代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拉低智商的烂剧刷屏而选择放弃,围绕新时代影视剧而生的“资本对赌”“带资进组”“流量明星”“保底发行”“全民参股”“分红套现”等等,已然在一轮又一轮的明星偶像亲身实践和现身说法中让老百姓在细思极恐中安之若素。
有观众表示,放开剧情,演员演的都很到位啊,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
是的,萝卜青菜是各有所爱,但是观众在看电视剧的时候难道看的不是剧情吗?不看剧情,你究竟是在看什么?喜羊羊与灰太狼也挺萌蠢可爱的,为什么播着播着就找不到踪影了呢?
如果想看明星颜值,买一张海报贴床头就可以了啊。
只要有投机取巧的资本进入影视圈,《远大前程》这样的悲哀就不可能完全避免,因为对于烧钱的影视剧产业链来说,毕竟金钱是万能的。君不见,曾经有多少播出后优秀的电视剧当初开拍前也因为东奔西跑拉不到赞助而被人弃之如履。
都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可是有时候1000瓦的镁光灯聚焦到石头上时,也是会发光发热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