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莫高窟》这类文本教学时我们要注意,首先它是一种介绍、说明性的文本。它以空间结构为顺序,采用与叙述不同的共识解说(即各段之间是可以交换位置的);总——分——总结构。其“分”而具体写的那部分,分别讲了彩塑、壁画、藏经洞三个部分。就课文而言,全文语句没有文采,几无可圈可点的句子,但结构清晰,脉络井然,可供学生在介绍某地某物时仿用。
如若指“莫高窟”,那么我们最好不要停留于这个并不太成功的简易文本,我们应该引入图片、影视、历史资料,让学生获得关于莫高窟这个世界文明遗址的更多信息。
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抓住“明珠、窟(外—内)洞、结晶”这几个前后呼应,且可串起全部文章内容的关键词。这几个关键词既体现了文章的结构特点,又暗含着莫高窟所能体现的精神与情感。
如理解“明珠”一词,我们应当把视野放得更开阔些,从整个荒凉主体为黄色沙漠的大西北开始,视线再向西,这种荒凉蔓延到整个中亚……在这无边的荒芜的黄色之中,有一条非常非常窄非常非常细的绿色生命线,它就是“丝绸之路”。这条细细的绿色之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维系着中国和西方文明的交流,丝绸和瓷器从这里走向世界,佛经和基督教从这里走向中国,当然也有传说中的汗血宝马。为了确保这条通道的畅通以及交易群,无数个民族在这里不断的上演着血与火的战争。在这条绿色的文明通道上有一个小小的明珠,它就是敦煌……就这样浩瀚的空间,与悠久的历史,都汇聚在“明珠”这个词里,没有这种时空感,“明珠”这两个字就不会被真正的理解,敦煌的意义就不会被真正的理解。我们要的是对这个词所蕴含的意思的真正理解。
“明珠”这个词,我们依赖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来理解,而“结晶”更强调了文化的成分,意味着敦煌文明是大自然许诺的“人的奇迹”。而“结晶”这个词,正是建立在前面对彩塑、壁画和藏经图文物介绍的基础上,是其自然而然的归结。
再通过字源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窟“与“洞”是不一样的,洞比窟更深、更隐蔽。而课文正是依照着显露在外的彩塑,较为内隐的壁画,更为隐蔽的藏经洞来一一介绍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