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剧透。可以说是一部惊悚片。
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一个哈佛毕业,优异全能的cool girl(Amy)与丈夫Nick相遇,然后结婚,之后婚姻面临着破裂,她亲手设计谋杀案高智商复仇,却遭遇意外,向前任求助,最后成功谋杀前任后又不顾一切回到丈夫身边做回那个贤惠温婉顾大局的碧池。
作为一个豆瓣评分8.7的烧脑片,全片没有一个反面角色,每个人都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而观影完毕我最大的感受却是,我们都在冠冕堂皇美其名曰“成为更好的自己”而进行假人格塑造。
这样的想法让我不寒而栗。
精彩截屏细思,极恐。
1.与父母
Amy(女主角)是童书Amazing Amy的原型,童书的作者是她的父母。可以这样说,她的童年是被父母剽窃甚至虚构的,她嫉妒着书中与她同名的女孩。作为原型人物的她在接受采访时说:“她(Amazing Amy)”始终在生活上领先我一步。其实,她要强调的是:Amazing Amy很成功很幸福,但我不是。
就个人而言,这个设定是我最喜欢也是最佩服的,我觉得它太具有普世意义了!我们从小到大一直要学会攻克的课题不光有安慰自己的期望,还有扮演别人的期望,而这样的悲剧从根本上来说是来自原生家庭的压力。
如果你很优秀,那么你的“阴影”人格就可能被压迫,用压抑自己原始粗暴的本能这种方法去迎合别人对你的高期望。
如果你很平庸,那么你可能就会被灌输所谓“优秀”的特质或表象,因为迎合不了这样的期望而自卑,而作茧自缚。
父母心中的Amy永远是那个聪明完美的卡通书主角,甚至在女儿失踪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他们还是这样说的:
Amazing Amy伴随着数以万计的美国孩子一起成长,我们需要大家的帮助,帮助我们找到她。
我不能评判这样的父母是虚伪自私的,我只能说,他们是失败的。说实话,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中国也不例外,一些家长们因为有一个名校毕业、事业有成的子女而侃侃而谈,他们的孩子从未违背过他们的期望,从小优秀到大,你看他们容光焕发,母凭子贵。
可是很多时候,他们的子女真的“人格完整”吗?
他们的子女会不会为了要达成父母从小给予的高期望而过度逼迫自己、压抑自己另外一部分人格,因为他们输不起?
我不知道。
我只是觉得,在“假人格塑造”这场假面舞会中,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2.与爱人
这里的文章就更多了。
豆瓣上有一篇很精彩的影评,题目是这样《Cool Girl 和Gone Girl之间的距离,叫婚姻》。
我们耳濡目染的一切仿佛是一个完美爱情的谎言,尤其是在爱情被过度消费后,变的极端商业化,过度浪漫化的今天,更具有社会意义。
所谓“cool girl”他和她的相遇,他们各自扮演着对方心中的理想型,女的美丽而又灿烂,男的豁达而幽默,事实上,他们在扮演的过程也很享受,人设太完美,自己都要被骗了。
当然,想让对方看到更好的自己其实无可厚非,事实上这是符合常理的,我们没有必要去讽刺挖苦,因为大多时候我们自己也一样。
《消失的爱人》剧照 Amy与Nick初见但是在婚姻中,这样的假面永远不可能永存,当假面破裂,当对方和自己的虚伪、自私、阴暗的那一面暴露得彻彻底底时,最初的“爱情”,又该何去何从?
就像所有童话故事都在“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句话戛然而止一样,少年的丹心会不会终究融化在夕阳之中?
影片超级惊悚的一个设定是:Amy因为现实期望差距之大再加上丈夫出轨而亲手设计谋杀案将丈夫送进监狱,之后看到丈夫在电视节目中深刻的忏悔,发现这就是当初自己爱的男人,便不顾一切地回到丈夫身边,最后的Nick只能囚禁在自己的妻子给他的牢笼里永远地扮演那个自欺欺人的角色。
他知道自己的枕边人是一个“杀人犯”,精神变态,黑化病娇但无法挣脱。影片的最后,Amy说着:现在我们做的一切都只是尝试控制对方,憎恨彼此,还有不断地伤害彼此,可这就是婚姻。
当然,这句台词我不敢苟同,只是它为我们观众提供了一个思考维度,当我们深受“无脑剧”荼毒,“人设固化”太严重又有谁可以拯救我们的“恋爱脑”?
这个问题我目前无法解答。
《消失的爱人》剧照说回电影本身吧。
有人说,影片讨论的就是一个七年之痒罢了,但我认为,它讨论的核心还是假人格塑造,撕掉伪装时的痛苦迷茫和撕掉伪装后我们的选择。
而它结局它真正影射的现实还是这对夫妇在几年的风雨坎坷后依旧没有选择真实、坦然面对彼此不完美的那一面,而是依旧沉浸在幻想中自欺欺人,最终愈走愈远,走向了一生的悲哀。
3.与舆论暴击下的人设
从几年前的国产电影《搜索》到HBO的The Newsroom,越来越多的机会让我们可以直面舆论暴击的问题。
影片中Nick在妻子失踪后,舆论几次发生颠覆性改变,而每次改变都只需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可以是媒体的一次推波助澜,可以是主人公的一句忏悔,也可以是当事人的一个反击,但无论是什么,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细思极恐的莫过于这两点:
一、所有你想到的,都是有人故意让你想到的。
二、你可以不是个娱乐人物,但你可能莫名其妙变成全民的娱乐,因为吃瓜群众乐此不彼。
荧幕背后,是谁的鼠标在操控我们的思维?
我们可以轻易地认识到这个明星、或者这个当事人是什么样的人设,但有没有想过,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又岂是能够“标签化”、“人设化”的?
我们平常说星座、血型之类的只是在帮助自己更好地定位自身的社会属性,因为大多时候,我们都不够了解自己。即使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又是否依然仅仅在看过一篇推文、一段剪辑之后就固有化自以为自己认识到了整个事物的全貌,然后立马变身“键盘侠”、正义地化身而笔诛墨伐?
舆论暴击下的人设大战,是谁在操控我们的思维?
4.与众生态
“众生态”什么的,其实说大了。
《消失的爱人》剧照影片的标签有惊悚,开始我还奇怪,因为全剧说实话没有什么恐怖镜头。只是当我回味时,才发现,它有多么的细思极恐。
它的惊悚不在于你的枕边人可能是杀人犯,而在于你明知道TA是杀人犯却只能与TA继续玩着过家家。
“这辈子中,你最喜欢自己的时候,正是你努力想成为我这个贱逼喜欢的样子的时候。”
你说最好的爱情是可以彼此变为更好的样子,只是很多时候更好的自己,还是自己吗?
是否我们都戴着假面,身处楚门的世界却浑然不知?
其实我不知所云地说了这么多,归根究底只有一个问题,一个矛盾点: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你,有尝试过接纳真正的自己吗?
你,是不是在进行“假人格塑造”?
人格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只有我们看到了原原本本的它,才有资格说改变的。
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