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创业彭小六哥社会现实
和高手相比,你差在哪里?

和高手相比,你差在哪里?

作者: 彭小六 | 来源:发表于2017-08-03 16:11 被阅读15670次

1.

徐浩峰的电影《倭寇的踪迹》里面,主角是一个叫梁痕录的青年。
他原本是抗倭英雄戚继光身边的贴身侍卫,倭寇早已被荡平,戚继光也已经去世多年,为了让戚继光改制的倭刀万古流传,他出来挑战四大门派,不料被当做倭寇余孽,遭到四大门派的围捕。

剧情到最后一战,梁痕录上门和双峰六合枪裘冬月比武。
裘冬月已经归隐,但依然是兵器谱上排名第一的高手。
架势摆开,白发苍苍的裘冬月对年轻的梁痕录说:

别看我的枪,看我的脚怎么动。

高手只过一招。
梁痕录想赢,因为赢了就可以开宗立派;
输了就得走人,就得彻底放下“戚式倭刀法”。
他输不起——但他输了。

青年愤然准备离去,裘冬月双枪托倭刀,叫住了他:
你是输在功夫上,而不是输在的刀法上。

截图来自电影《倭寇的踪迹》

2.

古典老师在新书《跃迁》中提到了我们“着急入场”的心态。
很多人看到这波知识红利,就撸起袖子下场来干。
有人火急火燎的开始学习写作,朋友圈内容激情四溢;
注册了简书,开了公众号,开始写作,拉了个粉丝群,开始买做21天训练营。

写作是好事情,阅读也是未来的核心技能,但如果目标是为了赚钱,想赶上内容营销,知识付费的这波热潮,可能要再掂量一下。

经常和我合作的朋友和我吐糟,说现在有的知识分享者太让人尴尬了。
45分钟的分享,有25分钟是做广告,在分享中讲自己做了一个什么训练营,欢迎大家来参加。

我身边也有朋友给我发21天的课程链接,说自己在做XXX课,我吃惊的是,我都不知道她会这个!
我说,你的朋友圈过去的两年都是在晒吃喝玩乐;
你现在忽然像微商一样发广告说要卖课,你是不是有点着急了啊!

他说,你不也在卖课么!
——我陷入了沉思。

3.

我是靠功夫在挣钱呢,还是在靠刀法呢?

我学了阿翔老师的手绘课之后,我发现了在二三线城市有大量的想学习手绘的小伙伴。这是很强的市场需求(现在还是)。
可是我还不太会啊,我刚学而已。
怎么办?

于是我在阿翔老师不去的那些周边城市(不能影响老师的生意),每个周末都做公开免费的手绘分享。
我还去一些商业论坛去帮忙画会议笔记,去企业培训课堂上帮忙画视觉笔记,在公司内部给同事们上思维导图课··· ···
为了让自己周末能达到至少演示级别,我每天把早起阅读的习惯改成了早起画画,午饭后也练习,晚上也练习。

这样做了十几场,过好几个月之后,常州的书店老板赵冰老师说:

小六,你要不要来我的店里开你的手绘课,我负责招生,一个下午600块。

开训练营和开微课不一样,你需要考虑很多很多方面:
学员用什么物料:纸,笔,手册;你还要设计奖状,课程环环相扣,要用哪些视频做练习,每天布置什么作业,怎么点评··· ···

后来有一次听秋叶大叔做了一次分享,叫《如何做一期受欢迎的网课》,他提到了课程体系,让我茅塞顿开!
要想做好一个课程,就得做好课程体系。


技能是刀法,课程体系是功夫。
刀法一招一式,很快可以学会;功夫不行,功夫就是时间。

4.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的作者田志刚老师在一篇文章中说:
任何一个牛B的人,都有一个学徒工的阶段。
你追求的目标越高,这个阶段的苦难越大过程越长,但没有人能摆脱这样的阶段。

为什么要有这个阶段呢?
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聚焦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什么会做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会去进行乱七八糟的尝试。
很多小伙伴想跳过这个阶段,直接进入聚焦阶段。


有人在后台留言:

六哥,我是xxx,来自哪里,我做过什么,现在xxx;
你就告诉我现在该怎么做吧,我马上就行动。

我心里一万只小绵羊蹦腾而过,给了一个建议:每周看一本自己喜欢或者必须要读的书吧。
这不是敷衍的回答,而是尝试更多可能本来就应该从自己的兴趣和任务出发,然后找到自己的擅长的事情。
这个过程,需要你自己去试,即使你通过职业评测,找到了三五个你的定位,你还是需要去试,这个阶段,跳脱不了。

“好的,然后呢?!”很快我收到回复。
我回答:“看40周再来找我。”
——放心吧,不用担心我的工作量,因为他不会再来找我。

秦阳说,成功这条路上人不多,因为坚持的人实在太少了。
十年前我们学习的是是李笑来,古典,秋叶,萧秋水;
十年后,还是我们熟知的知识IP还是他们这群人,这难道不能佐证么?

5.

行动不要等,但成功要等。

星姐在她的《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书中说:我们大多数人一辈子输在了一个字上面,这个字就是——“等”
《刻意学习》的作者小S说:我们的成长困境都是因为我们一直在纠结,光在那里想

一直想是永远没有可能的,因为影响着你成为现在的你的那些因素没有变。
只有行动,才会让你原来一成不变的世界开始有新的变量;
有了这些变量,才有新的可能。

古典老师在他的《跃迁》这本书中提到一个非常违反直觉的案例:

只在甜蜜区击球——这个说法来自棒球界“史上最佳击球手”泰德·威廉斯。
甜蜜区是指击球概率高,适合把球打到核心区域的击球区。
只打甜蜜区里的球,放弃一切非甜蜜区的球(无论有多唾手可得),是泰德的不二法则。
这种看似笨笨的比赛战略,使他保持了高达0.4的击打率。


行动不要等,成功要等。
要一直尝试,持续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然后等待“甜蜜区机会”。
在甜蜜区获得得分,面对非甜蜜区的球,我们也要练习如何判断。
所以就算我在网上卖知识赚钱,那也是小部分时间,大部分时间在干吗,在写文章,作线下公开课,作社群活动。

小结:

我在看《跃迁》的时候,就一直在感叹:古典老师的想法为什么如此让人拍案叫绝呢?!
书的结构,理论,案例,比喻,插图,为什么都这么高的水准呢?!
我用采铜老师教的深度阅读的方法,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去读一本书。
我看到了古典老师的套路,然后我问自己:

啥时候我也能写出这么牛逼的书呢?

我差在了功夫上,能帮我补足的,只有时间。


一条鱼和做一份寿司相比,这里是几年的功夫距离。
寿司店随处可见,一把刀的手艺嘛;
但是像寿司之神的小野二郎的功夫,你可能需要做四十年。

这一波知识付费的红利你是赶不上了,但下一波你还有机会。
下一个浪什么时候来?
我不知道,也许明天,也许下半年,也许明年。
但我们可以常守在海边,每天练好冲浪的本领。
剩下的,就是潜心等待。


我是彭小六。
读完今天的文章,你觉得你和你心目中的高手差在哪里?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讨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弱智的野心家:很受启发,加了关注,仔细研读你的文章,这个过程真的很享受。
  • 张老师_酷:和六哥一起加油。
    六哥,你文章中的插图是怎么弄的呀?
  • 张老师_酷:和所谓的高手相比,我认为是时间和心力。
  • 924ea6e06575:我和高手差什么,我觉得我差的是知识体系,就像小六老师说的一样!技能很好练习,但功夫是需要时间的,不过很多人等不及,可能看到了这个红利,这个知识付费的春天,所以冒出来很多训练营、课程,一个萝卜埋在土里的部分比在外面长的要长很多,可很多人看到的只有那么一点 所以像高手一样,沉下心来,借用网络上的一句流行语,你想要的,岁月会给你,不要着急
  • 王大烨:懒人是成不了气候的,而喜欢看鸡汤的大部分都是懒人。这不是鸡汤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
  • Sunrise羲和:我只会心动,高手会行动。
  • 长歌7788:谢谢你的分享,机会从来不是别人赐予的,自己不去争取,不去努力,不去尝试是不会有成绩的,行动不要等,但成功要等
  • 心羽暖姐姐:就是现在的我和你的距离,你是我的榜样
  • 读心小姐姐:差了几万八千里
  • 胡红梅River:我还挺赞成六哥说的不要单纯为了赚钱马上“着急入场”不把兵器打造好,功夫练好,真的很容易被怪打死。比如同样看书,高手把书本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力量,而我只是知晓了这个概念;比如同样健身训练,高手就会坚持不懈强化目标,练出马甲线,美好身型,然后一般人却会找各种理由不去坚持。:broken_heart:
  • 鳳纃:每一次看你写的文章总是能看到希望
  • 24f4306630c7:算了吧!
  • 安之腾:六哥,觉得你最近心态变了。这样挺好。祝事业更顺遂,往更远的地方走下去。:blush::blush:
  • OneWing:六哥,我觉得超级个体的走红,背后的逻辑和唱片艺人公司造星一样。
    第1点: 任何一个明星的出现,在他们背后不仅是他个人的辛勤努力,而是一帮人。这帮人分2类:1. 明星的后勤团;2. 那些被艺人公司刷下的后备人选。对于超级个体也是一样,比如六哥你熟悉的手绘,在那些以手绘为名的超级个体中,您的手绘技能也是有老师教的,可ta未必比你有影响力,同时,你当时的同班同学中,您未必是班级手绘课里技艺最好的吧?
    第2点:为什么超级个体红了,收割大量注意力(以及超高的回报),而那些人不行?这就是市场了。小鲜肉的出现绝对不是偶然,而是艺人公司经过长期观察,有意打造培养的。因为那是未来市场的缺口,是新一代年轻大众审美的需要!!!以六哥您的经历来说, 二线->一线城市,屌丝程序员转型项目、产品,成为高富帅,真的非常典型,非常励志~(客观,没有别的意思)市场上一线城市的屌丝白领,太多人已经麻木,他们需要这样的“hero”来拯救他们的“希望”。
    综上,六哥就是我的观点。您如果想帮助其他人打造超级IP,我认为从艺人公司去学习,其实就是最快捷的。。若谬论或言辞尖锐,请六哥海涵。
    彭小六:@OneWing 特别酷,求私信
  • 佟小月:跳出舒适圈
  • 李祥子:成功的路上不拥挤,能行动的人本来很少,更不用说能坚持的了。所有的方法与秘诀都指向行动,用输出倒逼输入真的不错,先行动起来,在做中学。
  • f2663e00fff2:差在坚持。为什么总是坚持不长久呢,有时候也会很苦恼,怪自己自制力差,但是过程中枯燥或者看不到成效,总是让我坚持力越来越薄弱至崩溃,小六能赐教些怎么长久坚持的心法吗😳
  • 40c68a43e7a2:六哥,《跃迁》值不值得买,看了亚马逊的评价有点犹豫😫
    十年磨刀: @Never_Alone 我读了,有几章写的挺好,有几章就是长篇大论,一句话的事,他非要整的拗口。比如说改变中说系统的那段,作者啰嗦了半天,讲的很复杂,其实哲学中一句话就解释了: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可以引起质变。
  • 秋木说个人品牌:现在从广州回佛山收快递,《跃迁》了,迫不及待阅读起来!
  • 吴美丽同学:你的這篇文章 我看到了靜的力量 原來看你的東西 總覺得你在趕 催 急
  • 偲炎:看了点赞最高的评论以后,想到之前自己对于知识付费的担忧。
    月入xxx万很多都是自己开课教别人写作等一些技能,虽然不可否认能开课的都有两把刷子。然而,这种挣钱的逻辑类似于股票,要有接盘的人利益才会产生,那么,最后接下那一棒的人是谁?会是你吗?
    或者说,一开始从挣钱而不是自我成长的角度去写作、梳理,很容易走火入魔,陷入快速的误区。
    从来没有捷径。变现、技巧都是结果,应该是顺其自然发生的事,而不是一开始就要追求的东西。
  • 宏波_:成功的标准在哪里?今天我读了,我快乐,明天我读了,我苦恼,后天我没有读,我依然快乐,哪天我成功了,谁知道?只有自己!
  • ac1a24d0ab7b:最强功夫是需要积淀的。技能速成也是有的,需要高智商者才能掌握,但要练就最强等级,还是需要积淀。
  • 金小兔:其实本来也是想为跃迁写篇书评的,发现自己写知识卡片还行,要写篇文章的话,好像龙骨框架搭建不起来。:sleepy:
  • 旭锋:年少的时候喜欢谈想法,长大一点了看做法,在然后成熟一点了看执行……起点与强度一定程度说明了成败的高低……
  • db376bafd83b:自己没有准备好,这机会就不是自己的,得沉淀自己的真功夫,感谢六哥让我更加坚信这一点!
  • 宇宝宝111:只要坚持 就会赶上的
  • 秋本静香:刀法一招一式,很快可以学会;功夫不行,功夫就是时间。
  • 生猛老会计:真心话,良心话。我和高手差在哪里,我仔细思考过,就是不能将自己的所学所知全部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之所以不奶,是因为很多东西即使做好了,也只是比身边的人做得好一点,其实根本就不精,对一些深层次的东西,难点的东西无法深刻钻研,导致与大部分知识其实只是一知半解。
  • 石林萍:越看你的文章,越发知道你为啥是简书一哥了!💪💪💪支持你,决定了,做你的粉丝!
  • 秋日麦田: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在40周内看完40本书,我能够确定的事情是自己在看书而已,既然选择增长内功就不要囫囵吞枣,阅读从来都是个慢活,是要在阅读的过程中细细品味慢慢消化,享受的是读书的整个过程,而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为求数量而忽略阅读之后的质量,读书本身是要使自己静下心来沉入底部,再慢慢的升腾的一个过程,有些书甚至要读几遍才能有更深刻体会,更深入的思考,这跟急功近利没有半毛钱关系,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跟怀着结婚的目的谈恋爱的行为就是耍流氓是一个道理,怀着任何目的来阅读尤其是古典名著,私下认为那都是有辱斯文的。至于输出更应该是发自心灵的感触,是能够先让自己感动的文字。
  • 53fe4e8bddb6:不能等,书继续读起来,等到读上40周再来找你:smile:
  • 职场逻辑:来向江湖六神学习了
  • 天天向上_e9c8:看到作者的文章,第一个感觉就是写的比较行云流水,非常自然,逻辑思维清晰。但是我自己就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可能就是老师说的功夫不到位吧!
  • 晴与蓝:非常受用,今天听了我非常敬佩的老师的讲话,真正的感受到了高手的厉害,做好任何一件事情,很多的地方都是相通的,虽然说法不太一样,总体路径是相通的,知道路径是远远不够,必须自己行动,找出适合自己的路来,很难,也许经常会出现岔路,但必须去尝试,去努力,去调整,向彭老师学习,希望在实践的路上聆听更多彭老师的点拨。
  • 努力奔跑的小喵:说得很透彻
  • 呆呆兔55:这篇文章看完,只有一个想法,去看古典老师的《跃迁》
    隐尘非:@呆呆兔55 同意
  • 阿捌:这就好比坚持两字比放弃两字多一笔一样,再坚持一点点,或许就能看见不一样的自己呢😊
    希望自己也能一直坚持
  • 君一笑_Alisa:先静下心来好好看书:smile:
  • 执鹿:时间,机遇
  • 清溪草:那些知识付费时代涌出来的人在现实社会就具备了很强的功底,恰好赶上一个契机……这个社会虽然浮躁,但是精心做事的最终不缺机会,有时候就是一点杠杠的力量,比如《战狼2》的成功。
  • 清泠之声:多了一个“的”字
  • 96b76ffa7fa0:小六就是高手!!!!
  • d0fe71732493:你不差技能,只是缺了点功夫的火候
  • 玄春读旅吧:人家在想看本破书还要40天后来找你,你不是为难人家吗?假如我也来找你说我的困惑,但这个期间啥都不做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太阳,40天后刚好想起来找你。你还会告诉我经验之谈吗?【可能这是个幻想,40天都不知道忘在那个哇爪国去了】
    彭小六:@丽先生 你试试嘛
  • 九月流云:我觉得,与高手的差距在于创新力、学习力以及耐力。
  • 爱喝白开水的猫:是的,之前一直喜欢手绘,以自己不是美术生的借口拖着不画,这几天开始动笔了,希望坚持下去
  • 子肖:与高手相比,最大差距在于规划能力,也就是思路。如果连如何做成一件事都要别人来教,就只有当学生的份儿了。
  • 智_先生:虽然很多人会觉得红利已过,连尾班车也赶不上了,但是仍然有一小部分人,执着地追着尾班车跑,本身就比停留在原地休息的人要领先一步了。他们或许仍然追不上尾班车,但在奔跑的过程中积累了能量,为下一波可见的机遇做好充分的准备了。
    乐喝: @智_先生 追尾班车的人,也许是因为热爱
  • 3cea39b597c0:高手都是做对别人有价值的事情,普通人更多的是怎样对自己有利
  • 九十大道:我一直认为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
  • c7455971cb69:哇咔咔~我画的插图被六哥捎带手赞了~好开心好开心~晚上给自己加个鸡腿~
    彭小六:@奋怒的蝈蝈 你那么棒,我不夸你,我忍不住
  • 金小兔:666,其实人还是得有自知之明,你的明白你在哪个位置,大家都去的红利区,你自己有什么优势去拔得头筹呢,还是静下心找自己的蓝海区,然后静等。
    彭小六:说得特别对
  • 请叫我小能量:我也在听古典老师的课,古典老师的观点很受用
    彭小六:是呢,我也是古典老师的粉丝
  • d476c29936f7:我们严重总是更容易看到别人的成功,而忽略了他们背后多年的积累,定位不是一开始就能十分准确,而是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在定位的同时还需要去细分,找到你与别人的差异点,不断完善,让这个差异点形成自己的优势
    彭小六:是的
  • 3758e2dc4ad7:不错。感谢你的分享
    彭小六:谢谢
  • 芬芬vstar:等我看完书40周后来找你
    彭小六:等你
  • 大道皮皮:前一波知识红利中,微信公号造就了咪蒙、知乎造就了李笑来、简书成就了彭小六,就如同中国经济中的五大浪潮中造就的那些富豪一样,都是出现在初期,后面就根本没有领军人物的出现。任何行业,先知先觉为机遇者,后知后觉为行业者,不知不觉为消费者。(此句转自互联网)你一定要清醒,自己的定位是什么。知识红利的时代是不是已经过去,如果作为行业者你可以自行去探索,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你只是想分知识付费的一杯羹,那和在2007年连菜场大妈都在谈股市时进入股市、在2016年是个人都讨论房价时进入房市没有本质的区别。当头部已经被早期造神运动中成就的KOL和中期以爆款制胜的腰部KOL占领,绝大多数人就算想成为行业者,最后也发现自己只不过是消费者。但如果是你发自内心的求知欲,想要自我成长,那么你充其量不过当了几回纳税人,为自己的焦虑缴了智商税。
    30ca699d9085: @大道皮皮 好厉害的见解,一针见血
    f2a24bf5aa8e:@大道皮皮 受教了!
    彭小六:说得特别棒!谢谢的提醒
  • 布姑娘读书:刚开始看,我还以为又是鸡汤,看了一半发现还是鸡汤😜不过不油腻,很适合我这种一直做文学梦的小小草,文章直击要害但不算犀利,是我喜欢的风格,关注关注
    布姑娘读书: @咩咩530 不小心调皮了😜
    6234500d9f59:@布姑娘读书 哈哈哈
    彭小六:犀利不起来,年纪大咯
  • 丨张伟丨:我相信,这世上机会多了去了,只是缺少抓住机会的能力而已。练好内功,持续精进,把一件事做的越来越好,机会总是会有。
  • 般若封尘:确实如此,这个时代的人,都喜欢急功近利,本事还没练好,就宣扬着要用本事赚钱,有些时候要慢一些,我喜欢你的那句话行动不要等,成功要等。
  • Joyce姐姐:枕戈待旦,抓住时机!
    彭小六:交给时间
  • 布衣小烨:有道理,现在确实是各种付费式学习泛滥,茅塞顿开😁谢谢老师
  • 心的渐行:不断地修炼内功,不断的积累经验,功到自然成,感谢六哥的分享:+1:

    六哥,最近文字很频繁,简书不断地更新,像六哥学习:smile:
  • 饕餮思文:说实话,我作为普通人真的很想挣钱像你们一样,开个课就可以了。
    但是,一路买课看来,很多开课的牛人,不少路一走就是几年,十年,甚至更久。而看到红利的我,在15年刚知道公众号可以赚钱的时候,还是在校生,而如今,看着大家分享了好多东西,说是用了3个月,或者半年,短时间就成功了之类的。
    我一度觉得自己的努力就是白费的那那波人。
    因为,太多人劝你开始,而没有人说实话,他/她在开始之前积蓄了很多年了。。。。。而你想要达到相同效果,这波红利就是只能被割韭菜,而且,别有特别多非分之想。当然,你也可以开课,希望别误人子弟就好。(这牢骚发的,丢人现眼了。)
    饕餮思文: @萦萦宝贝儿 是啊,关键是不少人既有才华还有手腕,我交了多少智商税🤕
    缇萦2: @饕餮思文 是,就怕你说的这些人,自己默默沉淀积蓄努力很多年,然后用特别功利的标题党来割一些急功近利的人的韭菜,所以就算有各种21天成功法,还是要自己的积淀做基础,这世上哪有那么多速成的成功
    彭小六:说得特别好,谢谢你的观点
  • 阿斯伯格患者:甜蜜区和舒适区有区别吗?
    丨张伟丨:我理解的甜蜜区是指自己的核心技能区。在某个细分领域做到顶尖的技能。舒适区是指某项技能练习过程中无效的重复,对于技能提升无效的区域。
  • 卡布8奇诺:练好技能才有机会抓住机会,六哥的文振聋发聩
  • 辰辰小姐:那咱们就赶下一波吧:joy::joy::joy:
  • 梦双眸:学到十分多
    彭小六:感谢你来

本文标题:和高手相比,你差在哪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au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