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到广州至今,我听过大大小小无数堂课。有免费的大型公开课,也有学费成千上万的完整课程。只要听过一遍,我便能将课里最精华的内容复制成为自己的能力,即便是很多人认为没有任何价值的公开课,也毫不例外。
那么究竟要做怎样的准备,才能让一堂课的效果最大化呢?
要保证学到超值的内容,不能只依靠于老师精彩的分享。更多的功夫,是需要你自己不断去专注练习的。
【课前准备】
所以首先,在听课前,我会为自己定下两个前提:
1.抱着“一定会有所提升”的信念去听课学习。如果一开始认定了这个信念,那么你的注意力自然会开始搜索相关的信息;
2.永远不砸场子。当你开始挑老师毛病的时候,进步就消失无踪了。因为这时你的关注点完全在“错误”本身,无法看到更多的可能。
每一位老师课堂质量有高有低,但都付出了很多精力、体力在授课。也许有的地方不够精彩,也许有的知识点你了解更多,但出于尊重,也不能踢馆。同理,不要在背后讲老师的不好,而是告诉别人你发现他有哪些可以去学习的地方。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做到了这两个前提准备之后,就需要对自己听课的身份进行定位了。
【身份定位】
我在听课时的三个角色,分别是:
1.学生。作为学生,老师讲的任何知识点都不会轻易放过。画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时刻集中注意力,跟随老师思路前进,并随时将内容梳理总结成自己的逻辑。
你只是在听课,而我复制了整个流程2.老师。我自己也是培训讲师,所以在其他老师讲课的过程中,我会非常关注老师的整体授课流程,怎样开场,在哪里用了怎样的技巧,都会用流程图画在导图旁边的空白位置,用来记录教学流程。
你只是在听课,而我复制了整个流程3.主办方。作为培训讲师,有时候自己也需要做一些课程前期的准备。通过换位思考自己是主办方,观察场地布局、桌椅摆放、教具准备等等,可以快速了解怎样可以将课程安排得更好更高效。
(不好意思这个步骤木有图)
【积极分享】
在听课结束后,我会做两件事:
1.将课堂的导图笔记分享给老师和同学们。一方面可以帮助老师优化自己的流程,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同学们进行复习。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会让你有更多的机会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何乐而不为?
你只是在听课,而我复制了整个流程(上图为2013年9月参加某大型公开课,与李中莹老师合影)
2.在课后与未参与听课的小伙伴分享。形式不定,有时是将课程导图发到微信好友圈,同时附上自己的心得。有时会与朋友电话或见面交流分享。不论哪一种方式,一学完就进行复述和总结,同时获得思想碰撞的机会,对于知识内化灰常的重要。
你只是在听课,而我复制了整个流程在抱着一定学到东西,尊重老师的前提下,我运用以上的三种身份进行深度学习,并且在之后积极分享。不知不觉中,我发现自己在讲课时运用的技巧和知识点都变得多种多样了。这样的训练,一开始会比较辛苦(比如导图的速度跟不上,或者没法兼顾导图和流程),但尝试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思维、理解等各项能力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对于非培训师的朋友们来说,这样的练习也会对自己非常有帮助。
【你还等啥】
如果此文对你有一定的启发,不妨按照以上的流程去尝试一番。你会发现,不论是网上下载的语音、视频课程,还是线下免费的大型公开课,你都能从中找到闪闪发光的金子哒~
以上内容均来自本人近三年来的切身实践,亲测有效。如有任何疑问,欢迎共同探讨~^_^
水菱
2015.09.17
转载请注明原作者、文章来源、及简书链接,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
网友评论
也想一睹李老师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