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思考事物时是念头,无始以来的念头也是念头,觉察到念头的迁移也是念头,如何分辨念头、觉察内心念头的意识以及正确的思考之间的关系?
答:
要彻知这件事情,只有一个途径:
向内观察你自己。
非常安静纯粹的观察,
就像科学家观察某种陌生的事物一样。
如此,你将能了解念头、心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意识是背景式的,
除了昏迷、死亡或无梦的睡眠外,
基本它是二十四小时在那儿的。
它像某种光、空间或舞台一样,
供念头来出现、出演和被知道。
相对于念头,它几乎是不动的,像天空一样不动。

大体上意识分为两种情况:
变的意识和不变的意识。
变的意识,只要一变,它立马化为念头或与其相关的;
不变的意识,它一直不变,它作为镜子或灯光一样的照射和感知那变化物。
变的意识,有很多内容,念头、感受、画面、知识等都是它的具体形式;
不变的意识,就只是纯意识。
不变的意识又叫佛、心、自性、真如等名字,
变的意识又叫染识、念头、思想、分别事识等。
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弄清这个面向和那个面向。
念头是什么?
念头是活跃在心中的声音。
只是一种内在的声音。
它就像音叉的震动一样,
它本身毫无意义,
是后一个念头对前一个念头诠释才有了意义。
当我们越能活在纯意识里,
我们越能看清念头。
一旦我们能看清二者,
我们就超越了故事和世间了,
解脱和自在就在当下发生。
对每一个念头都充满觉知,这是正思维;
对念头没有觉知,是不正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正思维和正确的思维并不完全相同。
正思维不牵涉到对错,
而正确的思维则和对错有关。
正思维不分辨对错,只是如实而知;
正确的思维则相对于错误的思维而命名。
正思维出离二元,正确的思维深陷在二元里。
对禅修者而言,
只要是正思维,都是正确的思考;
不是正思维,则不是正确的思考。
正思维的功能或好处是,避免你进入故事、迷失和苦恼;
不正思维的危险是,你极容易进入故事、迷失和苦恼。
有关自身的一切都在那里,
它毫无秘密可言,它完全对你敞开。
如果你想真正十分清楚的了解这些,
对自己观察,没有第二条真正知道这些的道路。
五蕴身心是个圣坛,
你成佛在这里,你苦恼在这里,
这取决于你对它的认识。
对自己的身和心有一个彻底的了知,
是自在安乐的第一步。
如实认知身,如实认知心,了了分明的认知身,了了分明的认知心。
如此,没什么能惑你,你清晰如佛。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不是在思想里思考你,
而是对你的整个存在——身和心作如实的观察,
然后对这个存在的实际有个了解。
说白了,认识你自己就是观察你自己,
对你的整个存在作如实的观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