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你们、记得那些事,是因为在不知不觉中这一切都已成了生命的刻痕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是……你们也还记得我吗?
读《这些人那些事》
有时候会想,生命里某些当时充满怨怼的曲折,在后来好像都成了一种能量和养分,因为若非这些曲折,好像就不会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见别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见的人与事;而这些人、那些事在经过时间的筛滤之后几乎都只剩下笑与泪与感动和温暖,曾经的怨与恨与屈辱和不满仿佛都已云消雾散。
逐渐老去的人,心思不再年轻、单纯、易感;甚至连笑与流泪都不再那麽自然自在,那麽理直气壮理所当然。然而,类似的,停顿的生命、残缺抑或足以惋惜的青春的悲剧却始终不曾停止发生。
成长可能就是,那些我们以为惊天动地的大事变成了平淡无奇的小事,而那些曾经毫不在意的小事慢慢增加了分量,成为我们心中最看中的沉甸甸的大事。填满我们生命的,应该是这些人、那些事。断的是消逝的时光,而长的却是记忆,世事变迁,一件一件回想起来无一不是漫长的起落跌宕,且伴随着悲欢交集的过程,甚或早已遗忘的部分。 或许恐惧老是被回忆纠缠,而无法专注于眼前的人和事。
人生很多滋味都要到一个年纪才懂得去细细品味,比如类似这种相濡以沫的感动和幸福。然而当你一旦懂了,一切却都已经远了。远了——,到底是年纪?是有了自己的家庭,因此有了另一种责任和更亲近的关系?还是工作、生活以及彼此人际关系上的落差,所以把原先那么紧密的关系给稀释或拉远了?
――《这些人那些事》
喜欢吴念真先生的文字,真实而令人感动。他不用刻意去说什么,不用过多的煽情,可是似乎要表达的感情一点也没有落下。他说,阅读最大的乐趣无非与自己的生命经验相互交换印证。我当然没有那么多的生活经验。不过却是看到一些故事,我是喜欢听故事的人。现在就单纯地说下《这些人,那些事》
关于弟弟的那文《遗书》,看的我好揪心,似乎可以理解那份感情,有好像不懂,我不想去了解故事的真实性,去八卦别人的家事,我就是在听一个故事,还是感动于兄弟之情。有时无形的距离感和生疏让人很无奈却有无能为力。
《长梦》看的我很诧异,反转太大了,戏剧化了,可是也许就是真实的故事,我也觉得它有可能发生,见鬼,一封情书骗了那么多感情也是厉害了,看来我还是的好好练笔码字,以后偏些少男们,哈哈,开个玩笑。
《只想和你亲近》小暖文,很独特的表达,父爱满满。
《抓住一个春天》我最喜欢的文了,难得读起来那么轻快愉悦。像个剧本,人物也是最多的好像,也离我最近,好像更能带入,看完之后很想推荐给朋友,苦于没找到电子版,我眼中的高考也是这样的,那段日子过的紧张迷茫而又觉得希望就在明天。
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的,喜欢这种文字的表达方式。
读《这些人那些事》作家和作者是分开来看得,我看到的是他的作品,并不了解先生的为人,不敢轻易下结论,在这里放张照片啦,好可惜,没看过他的电影,以后有时间会去看看的。毕竟了解才有发言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