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围城

作者: 鹰叔 | 来源:发表于2017-08-11 00:32 被阅读26次

重读《围城》

重读围城

        重新读完《围城》,比上次读的是已经过了3、4年。上次匆匆读完,并没有多的感想,而现在是感慨,原来方鸿渐代表的是大多的社会平庸的角色,一如默默无闻的青年,在人生的许多的十字路口,游戏和执着,认真而胆怯。可能就是这样,矛盾的心理,无奈的事实,单纯的意想。

        “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里面的鸟儿想飞出来。”

“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重读围城

        这大概是一种解释,我并不看重,我只是觉得方鸿渐的生活似一种未来很多人的影子。也许以后重蹈覆辙的人也将和命运一起旋转或者冲突,像很多的戏剧一样,平淡还有激烈。

        感情的戏弄和种种的经历,纷争和口角,生活的学堂方鸿渐并没有把握好,只是像随波逐流的帆船,焦虑和不安,惶恐和迷茫,难得的清闲和自信,也会被剥夺的没有任何外衣,自己和自己的玩笑,终于被自己捉弄,但是方鸿渐还是幸运的,很多机会只是他没有把握而已,终究他还是幸运的,因为孙柔嘉还是极其贤惠的,只是最后里,《围城》小说的结局却是这样,嘎然而止,让余音回荡的读者自己思考,后来怎么了,可是后来又不如前面的重要,我思考方鸿渐一路走来的大致线路,只是他掉进自己挖好的陷阱,不能自己。书中的人物,也不是自己说这样想象就一定如此,每个人读完就有每个人不同于自己的看法或是感慨。只是我们都是《围城》的旁观者……

重读围城

争吵纷繁的两人,最后真的出了事情,事情发展到最后的这样愈演愈烈,竟然为书中的人伤感起来,怕自己也这样了。还好我无人可去争吵,只是此刻,为书生气的方鸿渐还有自己同情起来,《围城》最后写到:

那只祖传的老钟当当打起来,仿佛积蓄了半天的时间,等夜深人静,搬出来一一细数:“一,二,三,四,五,六”。六点钟是五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劝他别再为昨天的事弄得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里简等鸿渐回家来吃晚饭,希望他会跟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对人生包涵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似曾在3、4年前看到此处时,仿佛也在想象中,看到影象一般,看到书中的众多人物,那些好象活生生的场景,环绕着伤感,在旧都市会里,小小的空间,没有改变模样。影影约约淡淡飘动在空气中的寒冷,拉我在电脑上输入文字,点一根烟,任它熏着自己,但愿这不算感悟的时间里,传送一些迷茫……

相关文章

  • 重读围城

    昨晚跟三金吵架,想着今天一定要狠狠算账,睡了一觉起来居然忘了是因为什么。我真是个执行力很差的女人啊。周六又翻出来钱...

  • 重读《围城》

    01. 钱钟书先生文采高,短篇多,但是长篇,《围城》则是一绝。 著名评论家夏至清先生评价钟书先生本人,为"才气高,...

  • 重读《围城》

    2016年简略地读了一遍《围城》,2018年开春又细细地重读了一遍《围城》。 第一次读这本书,就觉得男主方鸿渐很衰...

  • 重读围城

    重读《围城》 重新读完《围城》,比上次读的是已经过了3、4年。上次匆匆读完,并没有多的感想,而现在是感慨,...

  • 重读《围城》

    初读《围城》只被其独特语言风格吸引——通篇刻薄又极为俏皮,处处讽刺却满含辛凉,对其中主角及故事情节只觉意趣新鲜生动...

  • 重读《围城》

    重拾一本老书,忽然就想起了昔日倚着一棵树,泡罢一壶茶,一读就是一个下午,阳光熏蒸起微汗的闲适日子。 那时年少,只看...

  • 重读《围城》

    从前读书都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尤其小说类,大都是看个热闹,过后就忘了。 现在时间比较充裕,下决心要仔细读书,带着...

  • 重读《围城》

    这几天我又开始重新读《围城》,总的感觉是比以前读的时候好像简单了,没有那么难,作者对一件事的形容,或者是讽刺某个人...

  • 重读《围城》

    相信读过《围城》一书的伙伴,对于书中的:爱情就像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却想逃出去-这句话想必不陌生...

  • 重读《围城》

    【读书读人生,我手写我心】 重读《围城》,感悟些许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于1944年动笔,1946...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围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nk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