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数以万计的各种树木中,有十几棵古树,覆盖银杏、罗汉松、柏树、朴树等树种。
13日,利用中午时间在小河浜尽头的一座称为夏雨岛的人工小岛附近走了走,看看棣棠花、紫藤花。穿曲径,来到一座凉亭附近。凉亭旁,有一棵树被铁栏栅围着,一般来说,这种树就是受特别保护的。我早就知道它的存在,也知道它的大名叫“朴树”。
铁栏栅里,立着一个石牌,上面写着“古树后续资源保护牌”,是三级保护对象。相比单位里四棵古银杏属于二级保护对象,这一棵朴树的保护等级略逊一筹。不过,这个牌子不是随便写的,需要省级人民政府确认。
石牌上写的是80年,但在我印象中这个牌子有年头了,迄今这棵树估摸着有近百年历史了。百年历史而已,就敢说是“古树”?在这一点上,我们或许不能用考察文物、遗址等文化范畴的历史来推论作为个体存在的动植物的生命历程。设若这棵朴树真有百年,那比地球上人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要高寿,难道不能冠以一个“古”字?
为了了解这棵树,我拍了它的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看特写,树皮脱落,还有裂痕,尽显沧桑;看全景,其中一侧无限延展,而且是横向发展;看近景,开春后已经枝繁叶茂,似乎蕴藏着极强的使命活力。
我们再仔细看,在一侧的树枝粗大而且横向拓展,整枝的长度甚至比整棵树的高度还长,于是,在树枝与树干交汇处,立起了两根钢制支架。而在另一侧,还有一根粗粗的钢丝在牵引。
为什么要一边顶一边拉?我想主要是保持整棵树不至于发生倾斜。自然状态下的朴树能够长如此之高,树枝延展那么宽阔,还是比较罕见的。需要知道在很多情况下,朴树是作为盆景而存在的。此外,朴树的盆景形态一般是采用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卧干式等形态,其中后面几种往往就是依循朴树的自然生长状态而建构的。而夏雨岛凉亭边的这棵朴树,或许是受了周边环境的影响,本着向阳而生的习性,一侧的树枝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不断向空旷的地方平移,而另一侧则在其他大树的掩映下难以吸收更多的养分。
于是,在只有一侧承压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倾斜。而要确保它的树干笔直向上,就只能采取这种一边顶一边拉的平衡法了。
目前看来,这棵朴树还是得到了比较好的保护。这一点,必须对那些辛勤的园林工作者点赞!
(拍摄于2023年4月13日、1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