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忙碌了一整天,下班回到家里,感觉整个人都不太爽,觉得自己一天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别人,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回想一下,觉得心里特别委屈。
我们想,“啊,现在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我必须补偿一下自己!”
于是,我们打开购物网站无节制地剁手,往自己的嘴里塞进很多高热量的食物,在该睡觉休息的时间还熬夜看电影,刷微博,打游戏,不愿意好好睡觉!我们的坏习惯在晚上一个人独自委屈的时候一股脑全都回来了,于是,坚持了一天的饮食计划、,坚持了一个月的消费计划,甚至坚持了半年的良好生活方式,就这样,因为心里的一点委屈,功亏一篑!
为什么我们在感到委屈的时候,总想做点亏心事?明知道这样做不正确,却还是想去做一做,图个痛快?偷偷地打破一下禁忌,为什么对我们这么有吸引力呢?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心理学概念“内疚快感”
耶鲁消费者研究中心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结果发现:即使是最微小的内疚感也能放大随后的自我纵容所带来的快乐。整个实验是这样的:
首先,向随机安排的两组学生呈现不同的混杂词句:
*“内疚组”的学生看到的多是“内疚、懊悔、过失”等这样的词汇。
*“对照组”的学生看到的是一些与内疚感无关的中性词汇。
接着,给这两组学生品尝完全一样的巧克力糖。
当他们用“1~7”分的评分卡来表达自己对这些巧克力糖的喜欢程度时,“内疚组”的学生给出的是5.31分,“对照组”给出的是4.63分。这说明,事先给一些关于内疚感的暗示会让人们更喜欢巧克力糖。
而且,这样做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购买巧克力糖的意愿,“内疚组”的学生平均愿意花费1.31美元来购买一袋20颗装的巧克力糖,而“对照组”的心理价位则低了15%,为1.11美元。
实验过后三天,在回访测试中,“内疚组”的学生仍比“对照组”表现出对当时品尝巧克力糖时的“念念不忘”。
实验表明,内疚感扩大了消费者的快乐,同时让他们更加愿意为产品花钱。这种看似奇怪的矛盾心理,恰巧反映了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即越是试图抑制欲望,反而越提高了欲望的诱惑力。适度的内疚感增加了期许,增添了刺激,还带来了格外的乐趣,所以,我们才常常说:
“好内疚啊,但是我愿意啊!”
既然内疚是有快感的,那么,做点亏心事,并不是洪水猛兽,反而可以成为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的一种工具。
接下来,就介绍几条使用“内疚快感”进行自我调控的合理化建议。
偶尔的放纵自己,才能保持在更大目标时的意志力
德国美因茨大学的LeonardReinecke解释说:“每当我们必须使用自制力来抵制诱惑或者继续不愉快的任务时,这个“肌肉”的力量就会被耗尽”,结果,在随后的情境中,我们就很难抵制诱惑。所以,像清教徒一般过分严格地要求自己,并不是一种合理养成生活习惯的方式,因为意志力的存量有限,当我们已经精疲力竭之时,如果还是强迫自己做高意志力的事,就会陷入更大的内心冲突。
放纵自己是完全合理的,从放纵中享受快乐,这也很好。如果你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吃正确的东西,那你没有必要因为吃了冰淇淋而产生负罪感
不要做伤害别人的亏心事
“内疚快感”只有在单纯自我放纵的时候才会有治愈的效果,如果我们是因为自己委屈,还恶语伤害了其他人,欺骗了自己最爱的人,那么这一件事就不会是单纯的自我放松,而是会伴随我们对自己的失望和内疚,还会伴随更多的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非但不利于我们的心态恢复,还会引发强大的内心冲突,让我们在后悔中难以自拔,继而继续损耗自己的心理能量。
警惕自己的每一次违规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内疚快感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恢复意志力,但是如果习惯性地用做亏心事的方式满足自己,是无法有效建立长期稳定的生活习惯的。所以,我们可以允许自己偶尔违规,但是必须得警惕自己的每一次违规!每次违规之后,需要仔细反思:自己这一次违规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下一次应该做些什么抵御自己对健康生活方式与目标的打破。
此外,我们也可以选择更加健康的方式来补偿自己,譬如,听一段轻音乐就比放肆吃夜宵更加能够减少我们的内心冲突,也更有利于我们健康生活目标的达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