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屏幕上的最后一行字消失,灯全部亮了起来,人们才开始慢慢地、安静地离开。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还有那么多观众认真地看到最后。我想,大概是因为这是一部值得每个人尊重的电影。
22变成8
《二十二》,一部纪录电影,记录了中国大地上仅剩的二十二位在日本侵华期间遭受到日本人的迫害、性侵而沦为“慰安妇”的受害者的晚年生活。
电影从筹片到上映花了三年的时间,幸存的老人们从二十二位变成了八位。而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华期间,中国大地上有约20万妇女不幸沦为“慰安妇”。
她们在等待一个公平的道歉,而他们在等待她们的死去——这是一个影评的标题,乍一看有一种标题党的意思,但细想来,却如此贴切。
2017年8月14日,中国大陆最后一位起诉日本“慰安妇”的老人黄有良离世。从2001年起,黄有良、陈亚扁、林亚金等8名海南“慰安妇“幸存者向日本政府提出诉讼,要求日本政府道歉以恢复她们的名誉。十年的诉讼之路,仅换来一个“个人无权利起诉国家”的最终判决。
下一个十年,还会有人记得她们,记得她们的伤痛,记得这段历史吗?
不说了不说了……
二十二位老人都是耄耋之年了,岁月在她们身上、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她们能平淡地回忆起年轻时唱过的歌,走过的路,吃过的美食,却在说起那段惨痛经历时,哽咽无言,只剩下一句“不说了,不说了” ……
一句“不说了”到底包含了多少想说不能说的伤痛呢?沦为日本军队的性奴隶,这已经是让人不敢想象了。多少“慰安妇”不堪受辱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无从统计。而幸存下来的人们,要背负的东西更多、太多。
不像战士、医护人员、甚至自愿帮助军队的农民可以受到尊重得到荣誉,她们被视为“和日本人睡过”的脏女人,此后的人生被贴上一个无法撕下的可怕标签。如果她们能幸运地过上家庭生活,那么这段记忆就更加只能封存,永远不见天日。如果她们孤独终老,那么这些标签又是怎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啃噬她们的内心,也是无人知晓了。
有一种文青的说辞是这样的:时间是最伟大的治愈师,曾经以为肝肠寸断痛不欲生,最后都能云淡风轻地面对。假使你看了《二十二》,你便会认为这就是一句狗屁不通的话。
有一种时间治不好的伤,更可怕的是,忘不了,说不得。每次说起,就仿佛从前受到的伤害重演了一遍。
不为憎恨,只为公正
抵制日货!
烧光日本人的店!
去日本旅行的都是狗!
……
常在网络上看到这种激烈的言辞,我从前十分不能理解。但在看《二十二》的过程中,居然生出这样对日本无比憎恨的心情来,觉得以上言辞都能理解了。看故事的我,都这么为她们难过了,她们自己,更应该更加憎恨日本吧。
纪录片的后半部分,出现了一个女孩。她在一个去世老人的屋子哭泣,去老人的坟前看望她,用有些不太标准的中文讲述她和老人们的相处。她说,阿婆对我们很好的。最后一个女孩的镜头字幕上写着——日本留学生。女孩回忆道:“有一次我给阿婆看一个当时日本军人老了以后照片,我以为阿婆会难过或者不舒服。阿婆笑着说,原来日本人老了以后,胡子就没有了。”
我仿佛能在脑海里勾勒出阿婆说这句话的模样,让人红了眼眶,却能扬起嘴角,给沉浸在憎恨情绪里的我,找到了一个出口。那些残忍残酷惨绝人寰的事情,与战争有关,与欲望有关,与当时有关,却与此刻、与眼前人、与后来无关。
我们记录历史,不为憎恨,只求公平公正。真相只有一个,历史的真相不能忘记。试图掩盖真相的人,他们良心是否日日夜夜在敲打着警钟?
很多人看电影是为了娱乐和消遣。当然,这很对。但,偶尔,也有一些电影值得我们为了流泪和伤痛而去观看。比起激烈的打斗场景、豪华的明星阵容、跌宕起伏的虚构情节,平静而真实的叙述其实更有力量。力荐《二十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