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殇

作者: 公子向北走了 | 来源:发表于2017-03-18 09:26 被阅读82次

        读书的时候,大一点的人不让我们用圆珠笔写字。圆珠笔的笔尖有一个小小的圆珠,写字的时候要把笔立起来才能出油,这样不容易把字写好。铅笔也不让,能随性涂改,像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所以最好的是用钢笔。小学时,急急的想着自己长大,因为那就可以用钢笔。心中常常羡慕大人在上衣的左上边口袋里挂着钢笔的样子,好有学问,好有气派。可是,现在,钢笔却渐渐地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中性笔的大行天下。中性笔介乎圆珠笔与钢笔之间,用起来方便省事,写出的字清晰圆润。可以不像圆珠笔那样挺直身体,也不像钢笔那样须及时续水,还容易漏墨。但是,我还是觉得钢笔好些。中性笔的笔尖也是一个圆珠,笔画的轻重在于用力的大小,运转范围还是有限,变化性不强。钢笔的笔尖中间有一裂隙的金属片,用力轻重,裂隙开合的程度不同,笔尖本身的变化,能表现笔画的粗细。这就像软笔与毛笔的区别。有一段时间,人们喜欢用软笔,那是用橡胶做的笔头,外形上如同毛笔,笔头却铺展不开,写不出毛笔的笔墨神韵,达不到毛笔浓淡润枯的平仄效果,软笔后来渐渐的没了。

        中性笔却愈演愈烈之势。近十年前,高考要求考生主观题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笔,更助它的气焰飞为升。为什么高考要作这样的规定呢?据说是方便阅卷,也方便学生答卷。与很多规定一样,是些非学科的因素。譬之语文,为了所谓的方便,非语文的因素把语文都考死了,比如选择题,比如作文的小区分度,比如采点赋分。现在,又多了汉字书写的中性化,不男不女的太监相。选拔者一切从方便选拔考虑,而不顾及其正面的导向。

        拼音文字变化小,不能成艺术,用中性笔无可厚非。汉字不同于其他文字,字写得美观大方,本来就是语文的素养之一。古代科举考试如果写不出一手好字,首先就过不了关,文章再好也没有用的。那时用的可是毛笔呢。现在老师都说写字对高考重要,其实,高考结果出来,不是那样的情形

        中性笔诞生于日本,是同样诞生于日本的方便面一样的德行。为了方便,把很多宝爱的东西方便掉了。当然,用钢笔不一定就能写出好字,但是用钢笔会让人有意识地将字写更好些,也能写更好些。何况中性笔用过就扔,是很大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酸酸的想一想,扔掉的还有附着在笔上的成败的印痕与温暖的记忆。以前钢笔能作为礼物馈赠于人,中性笔是不行的。因为它没有保存长久的必要。用过作废,就像当下普见的人与人之间感情。

        现在钢笔罕见。设若你在上衣的口袋里挂支钢笔,会让人连同着你也被视为“文物”。

相关文章

  • 笔殇

    上公文写作课,不小心踩断一支笔。感而有作。 生何不幸入吾掌,小子有笔半尺长。 画龙点睛何曾有,狗屁不通只寻常。 更...

  • 笔殇

    读书的时候,大一点的人不让我们用圆珠笔写字。圆珠笔的笔尖有一个小小的圆珠,写字的时候要把笔立起来才能出油,...

  • 笔殇

    拈纸一墨,笔摧尽,意阑珊 悄悄西里,故楼褴褛 敢望东流去,接天处,应有恨 不如放歌,携尘酒,就中独去 谁能桃里望春...

  • 惜已过往, 念已成殇。 执念成笔, 画上凝霜。

  • 【九笔十三画】

    《九笔十三画》/独孤墨殇著 第一笔,画卿眉眼如玉,诺生死不离。 第二笔,点卿眉间朱砂,眷彼岸慕昔。 第三笔,提卿心...

  • (诗)七笔.殇

    沾墨染尘烟,喂养寂寥的灵魂 一笔勾勒出风霜,年月沉香芬芳 痴念春秋藏,灌溉枯萎的深情 两笔横竖撇捺折,将你我名埋葬...

  • 随笔~为君赋诗

    西风烈 , 舞黄沙, 心伴黄沙走天涯。 枝为笔, 叶为笺 , 落墨成殇君好吗?

  • 丹青生

    丹青笔起枫澜画, 落墨难绘素衣殇。 恬淡凝思观流瀑, 清静如水御心帆。

  • 诗词短句

    风走过,云飘过,笔落处,纵使滴墨成殇,这情深缘浅,又怎堪千般念。

  • 红楼一泪化春思

    琴弦无意难成曲, 笔未乱绪慵填词。 终是落花成春殇, 红楼一泪化春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ku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