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送完孩子上学回来,一看才8点10分,觉得可以做很多事情,还是挺开心的。
然后就去上厕所,想着先刷会视频,刷视频有连贯性,这个刷完,然后又开始下一个。
心里一边觉得该干活了,一边手指头又滑下去了,这会心里已经产生挫败感了。
然后挫败感让自己不舒服。
潜意识里认为如果我现在停止刷视频,就得面对“我因为刷视频浪费时间”的现实,就得直面挫败感带来的痛苦。
为了逃避这种不舒服,我继续刷,又再次陷入更大的挫败感和自我厌弃中。
虽然后来凭借毅力和自觉不刷了,但是之后情绪一直很低落。
就总想去干点其他轻松愉悦的,转移这种挫败的感受。
然后又会干会活,刷点手机什么的。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
1.我对自己存在一个高要求——不允许自己犯错。准备做正事时,就一点懒都不可以偷,如果偷懒那就是自己不好。
2.我认为自己不该偷懒,现实是自己偷懒了,因此带来了挫败感。
3.不会对挫败感的情绪管理,只能放任痛苦流淌,然后去逃避这种痛苦。
4.关注点总是在“我哪里做的不够好,我哪里应该做的好”,而不是在“我哪点已经做的很好了”。关注点永远在自己不够好的地方,容易自卑和自我厌弃,没有努力的动力。
【如何调整】
1.反思想法,调整认知。
“自己要干正事就一点懒都不可以偷”,这个期望是合理的吗?
真实的我是什么样子的?
2.了解天性,接纳真实的自己。
相比消耗能量的正事,偷懒让自己获得愉悦是人的本能,是被允许的。
3.觉察并调整自己的关注点。
关注点放在我得到什么,我哪里做的好上。
4.行动:顺应天性,放行理智脑。
刷视频确实轻松有趣,但是我们要做的正事会让我们变得更好。可以刷视频娱乐,不过得等到把正事做完。
天性就不抗拒了,然后理智脑工作。
5.明确做正事的意义,明确行动的意义,调动做事的积极性。
我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让我变得更好。
人都渴望变得更好,想明白意义,提升行动的积极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