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主要探寻思维模型的层次:在相同的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中,不同的人都会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但是这些不同方案的有效性差别极大,决定这种有效性的就是思维模型所处的层次不同。
在此特别复习一下“思维模型”的定义:对于我来说,能持续有效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策略),就是我的一个思维模型。
那么关于思维模型的层次的理解,则是从不同的维度、深度去分析并找到解决的策略。
解决任何一个问题的有效策略,都可以从经验技巧、方法流程、学科原理和哲学视角四个层次思考追问。对问题的解决策略理解的层次越深、维度越多,我们理解问题也就越深刻。(成甲)
第一类,经验技巧型的策略往往源自个人有限的经验总结,而第二类方法流程型的思维模型往往来自更大样本的归纳提炼,第三类的学科原理型源于经过科学方法验证的规律,第四类的哲学视角型是人类理性思辨思考问题的方式。
这里成甲老师对思维模型的考察,是从经验型技巧开始的。
也是人们常说的“生活会教你怎样做?”也就是自己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不断试错,最后留下最有效的“套路”。在从表格中可以看到,优点是可以在学习、工作初期快速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但因为局限于个人经历的事例,造成了片面和不容易迁移性解决问题。
思维模型的第二个层次,则是对方法、流程的梳理,最终选出的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到了这个层次的,就是对于经验和具体的问题要素进行抽离,进而留下适应范围更广的思考模型。
第三个层次则是基于各重要学科的基本原理、规则,进行形成的思维模型。这个也是成甲老师书中最为推荐的一种思维模型层面,它是站在哪些学科巨人肩上的一次升华。
第四层次,也是自己暂时无法理解的,哲学视角型思维模型。因为个人哲学知识的欠缺,导致了认知模糊,进而难以理解。
这也明确说明了,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经历,极大的局限自己的头脑,更为可怕的是对此情形大多数都不能清晰的认识到。我们只是一味相信,自己的看法永远都是对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