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班车上,我在童频群里看到应老师发了这么一段文字:
小麦放学回家了,放下书包就要抱妹妹,但小树不肯,紧紧搂着我的脖子。
只有一种情况,小树愿意投入哥哥的怀抱,那就是小麦打开大门,对小树说:小树,哥哥带你去外面玩!
这个时候妈就不要了,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我对小麦说:麦,你带一下妹妹。
小麦如法炮制。小树很开心扑到哥哥怀里。
我又对小麦说:你穿上鞋子,带妹妹走几层楼梯。
小树就很开心趴在哥哥肩头出门了。
每次,我都会叮嘱小麦带妹妹在外面转一下,就算是走几步楼梯,也要成立哥哥带妹妹出门的事实。
儿童若是感受到信息与听到的信息之间不一致,比如说上面的例子,哥哥说带我出门,但事实上抱我过去之后却没有出门。
这个时候,儿童首先需要解释这不一致的信息,她的内在会形成很多解释,例如:是不是因为我不够好所以才不出门?是不是外面有危险所以不出门?是不是哥哥不愿意带我出门?
在我们成人的世界里,我们达成自己的目的就觉得解决了问题。但却没有意识到这会给孩子带去很多的困扰,相比于直接对孩子表达:小树,妈妈带了你一天很累了,现在哥哥带你,妈妈需要休息。
这样直接告知孩子,或许孩子对母亲会有不舍,她会有情绪,但相比之下,孩子无法分辨的混淆信息对其心理健康危害更大。
人类的本质是理解世界,儿童会虚构他所不能理解的部份内容。等到长大之后,童年时期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记忆就成了真实和幻想的混合。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如果家庭内部出现冲突与障碍,如果照料者身心不一致或前后不一致,则在探索过程中儿童会曲解信息,在以后的生活中,可能会影响他的应对能力。
把觉知带到生活的每个当下,是多么重要啊!
这不由令我想起我家宝贝的日常。
昨天晚上,睡前洗漱完,也刷了牙,宝贝还在沙发上看电视。宝爸在客厅吃一根香蕉。
孩子看见就说,爸爸,我也要吃香蕉。
没有了,还得明天去买。
不,我就要吃香蕉。边着边要哭的样子。
奶奶一看所以要哭鼻子,赶紧结果话说,那就吃一根。
爸爸转身去厨房拿了一根。
家里类似的情景很多。因为奶奶和爸爸就怕孩子哭。在他们的观念里,孩子不哭就是看好了孩子,孩子哭,他们就闹心,赶紧想办法哄。(想想,一个孩子小时候基本没哭过,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这种情景太多了,我也见多不怪,曾经对他们劝解和阻拦也一点效果都没有。此时的我,心里不再起波澜,更不会参与到他们的哄娃队伍。
孩子小的时候,大脑发育不充分,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他们想要达到目的的手段不是沟通,而是耍赖,装委屈。
很多大人遇到这样的情况,不会冷静分析孩子发脾气背后的动机,孩子的行为是否合理,而是被孩子的情绪带走,大人也会很烦躁,急于平息孩子一时的情绪。以为表面平静了,一切就万事大吉了。他们不知道,孩子从小爱哭闹的习惯就是这样被大人惯出来的。
因为哭闹可以达到目的呀,因为这一招能让大人乖乖听我的话呀。孩子才不会考虑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大人是不是为我好。
就像昨晚发生的一幕。孩子拿到香蕉后,会迷茫。明明爸爸说没香蕉了,怎么我一哭就有了呢?是不是爸爸不舍的让我吃,爸爸对我不好了,哭就可以吃到香蕉,这个办法好用,嗯,以后就知道了。
大人无意中强化了孩子“哭闹能解决问题”的潜意识。
我一度对这种情况很无奈,爸爸和奶奶对我这一套也很不屑。很长一段时间,内心痛苦煎熬,有一种眼睁睁看着孩子被惯坏的感觉。
每个生命都有他的人生课题,每一个出现在他生命中的人都是他今生要去面对的。你只需要做好自己,当他需要帮助时,有能力帮助他,当他不需要你时,就安于当下,平静的看着他。
应老师的这番话对我触动很大。如果我非要对这些事插手,让爸爸或奶奶按照我的意愿来管孩子,势必造成家庭气氛紧张,家庭关系不和谐,这样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会更大。
网上有这么一段话:
世上只有三种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打理好自己的事(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少去管别人的事(每个人都是在挫折磨难中成长强大自己),不操心老天爷的事(能力范围之外的事)。
教育孩子也是这个道理。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把自己的精气神儿活出来,去活一个优秀的样子,成为孩子活的教导。
孙瑞玲老师的《妈妈强大了,孩子就优秀》一书中,也详细的阐明了这个道理。
育儿路漫漫,我一路前行……
3岁9个月-儿子爱哭闹之反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