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时光画册140】“教师共读之思”沙龙主持

【时光画册140】“教师共读之思”沙龙主持

作者: 宁超群 | 来源:发表于2024-09-11 19:45 被阅读0次

    为了承办一次大型活动,不仅要有细致的设计,还要根据主办方不断变化的要求调整计划,解决问题。书香项目组的老师们非常得力。前期的的背景设计,邀请函设计,反复沟通稿子几十遍,尤其是遇到审美点不一致的时候,更是需要积极沟通。后期的各种细节,包括各个点位的分工合作,都做得很到位。今日现场因为生成的内容导致超时,马上转变了午餐的安排。会议圆满成功,我们的服务工作获得了极好的反馈。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组织策略。

    关于我主持的沙龙“教师共读之思”板块,从主题的确定,嘉宾的筛选,问题的设置,分工的安排,稿子的打磨,时间的分割,分享前的排练,花费了很多心思。但是,我们也达成了一个共识,稿子精心准备到每一句话,但是根据现场灵活应变,不被稿子束缚,必要时可以跳出稿子,现场即兴发挥。结果,一开场我就把稿子抛到九霄云外了,变成了即兴发挥,力求营造一种现场感。后面的主持过渡与总结,也即兴发挥了大部分内容。我都很惊讶自己现在的胆子真的是越来越大,脸皮也越来越厚,完全不害怕临场发挥是不是会砸锅。下面是我复盘的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各位同仁:

    上午好。我是宁超群,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蒙小。非常感谢主办方给到我们学校这样一个美好的学习机会。

    我们研讨的主题是“教师共读”。两个工作室的师傅都在现场,我参加过工作室很多教师共读活动,也组织过很多次教育经典书籍共读活动。所以对教师共读有很多的思考。教师共读读什么,怎么读,读后怎么转化运用,都是我们要聊的内容。

    “以教师之思,促学生之问”是刘莘教授的一本著作。我曾经带领团队共读过这本书,主要讲了“整本书阅读思问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启发我们每个教师可以通过整本书阅读的思与问,去引领学生精神成长和思维发展。教师要引领学生读整本书,自己就应该能够深度阅读整本书,要发展学生的审辨思维和创新思维,我们自身就应该修炼审辨的眼光,创新的言行。怎么修炼?教师共读阅读是很好的路径之一。但是,教师共读读什么、怎么读,读了怎么用?这些现实难题也就让“教师共读”这个话题有了研讨价值。

    今天参与研讨的嘉宾,是我暑假招募的共读团队代表,没有行政命令,自主选择参与,跨年级,跨学科,跨学校。有工作室的代表高秋萍老师和陈素容老师,有我校的新手教师代表孙敏老师,骨干教师代表钟欢老师,年轻的中层干部代表喻敏老师和庾婷婷老师。首先,我们听一听钟欢老师谈谈:教师为什么要参加共读?

    (钟欢分享后)

    通过欢欢老师的分享,我们知道,教师共读是顺应时代发展和国家要求,真正践行教育家精神,既能解决老师们阅读的现实困境,也能够促进教师自觉发展,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但是教师共读,说起来只有“共读”两个字,做起来却会遇到很多阻碍。下面我们就以暑假共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为例,谈一谈在共读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有请高老师。

    (高秋萍和喻敏分享后)

    两位老师的分享是不是很接地气?我们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教师共读真不容易,既要突破外在条件的限制,又要和内心做斗争,还要面临共读内容晦涩难懂的挑战。我们读书面临的现状就是读得懂的书籍没有用,真正有用的经典书籍读不懂,所以,才更需要团队共读。我们践行教育家精神,就是要迎难而上,去做那些难而正确的事。边读边做边思,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出问题解决能力。只要深度参与,付出就是得到,一定会有很多收获。那么,一次共读究竟会给老师带来怎样的改变呢?我们请一位教学老师和一位教学新手来现身说法吧。先听听教学老手李素容老师的分享。

    (李素容,孙敏分享后)

    谢谢两位的分享。很实在的共读,很丰富的收获。你们的分享证明了不是学习理论没有用,而是我们读不懂才会觉得理论没用。教师共读的有效性,体现在三次转化。一是反思转化,就是和书本对话,看看能获得哪些新观点新思考。二是交流转化,就像今日的研讨一样,在团队中进行智慧碰撞,倾听他人,表达自己,再一次更新理解。三是运用转化,就像孙敏老师一样,将阅读和实践关联起来,去找融通点,实践点,学以致用。其实,我们还可以做第四次转化,那就是研究转化。团队围绕主题实践后,进行广泛查新研究,形成可视化成果,推广运用。

    共读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是它确实能推动教师发展。婷婷老师,你作为一个管理八十人的文学院院长,如果想要通过共读去发展老师,你会怎么做呢?

    (庾婷婷分享后)

    你不仅对自己有高要求,还把共读过程凝练成了可操作的组织策略,真的是学以致用的高手。我组织共读时还有更大的雄心,不仅希望读完这本书,更是希望参与这次共读的成员就像种子一样,也能自己去带团队共读。让种子开花结果。

    共读那么好,共读有点儿难。那么,让我们在共读过程中成为一个问题解决者,唤醒自我生命,把学生引领到生命的高地,让学生创造着长大。

    本次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可惜忘记了录音,不能完全复盘。仅凭记忆还是无法把当时的场景浮现。当机器越来越像人时,人不能像机器,而是要更加称得上是人。所以能用技术控制的事情就不消耗人力,人还有更重要的关于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光画册140】“教师共读之思”沙龙主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up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