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被讨厌的勇气》有一句话点醒了我。愤怒是捏造出来的,人之所以愤怒,只是为了达成目的而采取的手段。
仔细想想,的确是这样。孩子成绩不好,父母愤怒,只是想让孩子害怕。不是孩子成绩不好,父母必须愤怒。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不是事情让你生气,而是你选择生气,把事情作为一个借口。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就是这样的人。一直以来,每当做事不成功,我习惯找原因,找对自己有利的原因。只是为了让自己心安理得地待在舒适圈里。
书中也提到一男子,他希望外出,但是他始终认为小时候受到伤害,导致他无法外出。
用阿德勒目的论解释为:他不出去,是因为他根本不想外出,就找出小时候的创伤作为借口。其实过去的经历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自己赋予的意义。
在我家,也有一件小事,因为找借口,影响夫妻关系多年。
丈夫经常和朋友一起喝酒聊天。他每次喝酒回来,一进门我就开始生气。高兴的丈夫一看见我拉着的脸,就开始道歉。我不依不饶,一直指责他出去喝酒。结果形成这样观念:我生气,都是因为他晚上出去喝酒。
读阿德勒的目的论,对照发生的事,我发现,其实不是他喝酒让我不高兴,而是我为了让他重视我的情绪而故意找的一种手段。
他很宠爱我,看到我生气,就连忙道歉。他有愧疚感,就越发对我好。
目的论,改变我看待事情的角度,会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
生活中为了达成目的,找原因的事情很多。孩子不想学习,抱怨所学知识太难。其实,不是因为困难而学不会,而是因为不学而变得困难”
如果一个人不想改变,再怎么找“原因”也无法改变。
原因只是他不想改变,为自己找的一种借口。如果依赖原因,人永远不改变,不成长。”
有人抱怨现在不幸福,是因为心理创伤。其实,心理创伤并不存在,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痛苦经历只不过是我们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不是真正的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