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章:天人合一

作者: Julia的魔法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8-10-15 11:35 被阅读3次

    1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抟tuán)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鉴jiàn),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蓄xù)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

    2

    释义

    神形合一,能不分离吗?

    聚气致柔,能像婴儿一样返朴归真吗?

    清洗去除杂念而深入观照,能没有瑕疵吗?

    爱民治国,能无为而治吗?

    打通天人合一的门户,能像雌性一样孕育无尽的生机吗?

    明白通达,无迷无惑,能不用知识来实现和掌握吗?

    道生养万物。圣人与道同体,生成养育万物,既无私心拥有,也不依赖凭仗,更不控制主宰,而是让万物自然生长,这就是最玄妙的德。

    3

    重点解析

    这一章讲的是,证道的顺序。从生命的内在到天下万物,再到宇宙时空,直至与道的融合。

    营魄抱一,专气致柔,与己合一

    营魄,就是魂魄,魂,掌控人的精神;魄,控制人的身体;

    专气,就是以气来贯通人的魂魄,使生命成为一个整体,返朴归真,和谐相融。

    西方哲学,将人看作是灵魂与肉体的二元结构:

    苏格拉底将他的“反诘法”称之为“灵魂的助产术”,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助产婆,苏格拉底声称继承了母亲的“技术”。不同的是,他催生出来的是灵魂而不是肉体。

    柏拉图认为,灵魂由欲望、激情和理性三部分组成,欲望好比是一只多头怪兽,激情犹如狮子,而理性就像是人。为了让灵魂内部保持和谐,人就必须要主宰一切。

    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包括三部分,即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理性灵魂是人的根本之所在。

    中国哲学与西方不同,将人看作是,“神气形”的一元结构,对,你没看错,是“一元”而不是“三元”。

    淮南子

        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

    在人这个生命体中,“形”,是外在形体构成,是生命寄居的宿舍;人身体内部的气血流动,是鼓荡生命的动力;人的心神,是生命的主宰。其中“气”将“神”和“形”,连接成统一的生命整体。

    从生理性因素看,人之生,气之聚,人的血气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形无以立,神无以成。从精神性因素看,人有生命才能有神的活动,而人的精神活动也是通过气而运行带动的。

    道家强调生命的整体性,人的生命体是一个小宇宙,是一个整体,在这里没有“西方式”灵魂与肉体分开的世界,生命内部就是“精气形”所构成的一个自足完整的循环系统。


    涤除玄览,无为而治,与物合一

    涤除玄览,就是将人心比喻成一面镜子,涤除,就是将一切非自然、非本真、非原初的心灵尘埃都荡涤干净,内心这面镜子擦得越干净,对于万物的观照就越准确,越清晰,越深刻。在深刻观照万物的基础之上,去爱民,去治国。

    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弱化管理者的主观意志,聆听、观察百姓的需求,不把个人的意志、偏好、信仰强加在在百姓身上。不干涉、不干预、不操纵、不控制、不强迫百姓、万物,从而达到自然的原则,实现自然的和谐,让百姓自己实现理想的目标和状态。

    天门开阖,明白四达,与道合一

    陈鼓应先生曾经认为,本章的排序或有错乱,认为应当作出如下调整: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爱民治国”应当放在最后,我以为不妥,这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维在解读道家的经典。

    首先,《道德经》中老子所认为的“道”是超越家国天下的,是摆脱时空的限制,永恒无限的存在,仅仅将国家治理作为道的最终证明和最高体现,是对“道”的矮化和世俗化。

    其次,陈鼓应先生认为,之所以要作以上的次序调整是为了对应五十四章,“修之于身,修之于家,修之于乡,修之于国,修之于天下”的排列。但十章和五十四章,论述的角度是有不同的,十章讲的是“圣人证道”,是圣人在不同领域,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上对于道的悟证,而五十四章说的是“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这是“人修道”,是人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上的修行。圣人证道的层次显然是高于人修道的层次的。

    如何看出,十章的主体是圣人?

    如何看出,圣人与人的不同?

    需要从全经来看,不能仅仅局限于第十章。

    道德经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七十七章,说明了三点:

    第一,“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与十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结构相似,意思相近,因此,可以推论,十章中的主体和七十七章的主体一致,都是圣人;

    第二,有道者,就是圣人,圣人是“道”人格化的体现,不是一般人,而是拟人化的“道”;

    第三,圣人之道和人之道是不一样的,圣人之道的层次明显要高于人之道的层次。

    既然道家的圣人,是道人格化的体现,且高于一般人修道的层次,那么对于“圣人证道”就不能简单地和“人修道”相等同,而追求形式上的简单对应。

    最后,对于治国的态度,道家也没有当成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情,因此“爱国治民”就更不可能作为“圣人证道”的最终证明和最高体现。后世,庄子在其著作中,对此多有阐述。

    如《齐物论》,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治理,许由却说,你已经将天下治理得这么好了,我取而代之,是让我搏个好名声吗?……请回吧,我对于天下没什么可做的。厨师做不好菜,也没必要让祭祀的人来代替他。

    如《应帝王》,天根问无名人如何治理天下,而无名人却爱理不理,全神贯注于云游天地之间,不想为治理天下这种琐碎事而分心。

    因此,治理天下,爱国治民,从来不是道家的最终落脚点。道家有着更为宏大的归宿,即体悟自我与天地万物纯然一体。

    天门开阖,岂止天地啊,万物都打开了窗户,圣人与天地,与万物相通,此时人不再是作为主体来观察万物,万物也不是作为对象而被观察,在天门一开一阖之间,人与万物合而为一。

    明白四达,那是当然啦,万物与圣人一体,天地与圣人合一,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这是何等恢弘的气魄,这是何等广大的胸怀,这是何等超越的心灵。

    正如尼采在《查思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说:“走出你的洞穴吧,世界如一座花园等待着你。”

    当圣人走出世事的浮沉,看淡荣辱得失,在天地逍遥遨游之时,那生长蓄养万物的道才若隐若现,若明若暗,似存似不存,被感受到了,被体悟到了,圣人此刻亦与道同体,融入道中,与道同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穷无尽,自由自在。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会说,道家不关心外物、不关注“爱国治民”,是不是要人出世,看破红尘,消极避世呢?

    我想这绝不是老子的观点。事实是怎样,对待事实的态度又是怎样,这是不同的方面和角度,一个是事实判断,一个是价值判断。

    正如老子多次在《道德经》里提到,“兵”,“用兵”,并不是说老子就是拥护战争的。战争的发生是客观事实不可改变,但是对待战争的态度,老子却是坚决反对的。

    人生在世,必定要面对不同的人,处理不同的事,发生不同的关系,无可避免,更不能逃避,这是事实。但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在红尘中自处,却是可以自主作出选择的。而道家提倡的正是以出世的态度入世为人做事。

    王阳明有诗云: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头寻。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自性,如“定盘针”一般。从内在的“营魄”、“专气”、到“玄览照物”、“无为而治”,再到汇通天地,与道融合,人的中心不在于向外的知识探求,而在于内在生命宇宙的建立。当我们面对外在世界时,不仅仅是以理性去把握世界,而更应是以自我的生命去契合世界,在一体之气中浮荡,以生命去回应这个世界。

    世间万象如同枝枝叶叶般散落、迷乱。喜怒哀乐,酒色财气,人在情绪的怂恿下,在欲望的鼓动下,往往舍本而逐末,终于也渐渐颠倒迷失了自己,而成为了一地鸡毛,一声长叹。而学习《道德经》,就是找回自己的那“定盘针”,从盲目的冲动中解脱出来,将人的小宇宙和众生之大宇宙和融,提升生命,超越卑微、走向生命的最终圆融,重回一片澄明空阔的世界。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光之魔法世界”微信公众平台(搜索账号:juliamagic)。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十章:天人合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ff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