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拾穗:建茶的崛起

作者: 一帆风正 | 来源:发表于2023-08-23 06:59 被阅读0次

唐代时期,专供朝廷御用的贡焙设置在浙江顾渚。。到了宋代,“宋朝罢顾渚紫笋改贡建安腊面茶”,朝廷贡焙开始南移至建安(福建建瓯),建茶逐渐崛起并走向鼎盛。主要原因有:

福建产茶较早,能够在清明前贡到汴京。

唐朝时期气候整体偏暖,茶叶萌芽较早,同时江苏宜兴和浙江长兴之地靠近运河和国道,向北运送便利,恰好能赶上皇帝清明郊祭之用,所以唐代贡焙设在顾渚。

经过五代到宋代时期,中国整体气候较唐代时明显变冷,顾渚一带的茶叶发芽逐渐推迟,已经难以满足朝廷所需,因此选择了更南边的建安茶区作为贡焙。欧阳修曾有诗句为证:“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

其次,建安茶叶品质极佳且制茶技术卓著。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福州、建州一带所产茶叶描述为“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唐代中期建安出产的茶叶品味极佳,但因产茶量较少加上运输不便,并未出名。五代时期的南唐,在建安设立贡焙,使得建茶逐渐为世人所知,名声也日愈显赫。

自从建安设立贡焙之后,因进御所享,其茶叶采制,精益求精,逐渐成为了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

建安贡茶,最为著名的是北苑所产之茶,其品质最高,佛岭、沙溪次之,东宫、西溪又次。

建安茶叶在宋代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宋代茶书目录共25种中,专门记录建安茶事的茶书多达14种,超过了宋代茶书总数的一半以上。宋徽宗赵佶所著的《大观茶论》,其内容是以建茶作为描述主体。

此外,建州茶业的崛起,除了茶叶本身和制茶技术闻名外,相关联的茶具发展也引人注目。宋朝人对生活的极致讲究延伸到品茶之上,从唐代萌芽的“点茶”逐步演变出“斗茶”雅趣。北宋梅尧臣诗句云:“兔毛紫盏自相称,清泉不必求虾蟆”以及苏辙的“蟹眼煎成声未老,兔毛倾看色尤宜”,所描绘的便是时人斗茶之场景,其中斗茶所使用到的最时尚的兔毫茶瓯、茶盏,就以建州、吉州最为著名,是为厚底深鲉的“建盏”。

相关文章

  • 印象福州之福州茶事

    ​一、陆羽《茶经》的出现,以经典的形式宣告了中国茶文化的崛起。 茶在我国不仅作为饮品而由此形成的茶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 曾经为皇室御用茶具的建盏,为何只在宋朝辉煌一时?

    大家好,我是茶叔,一个出生于茶农世家的85后。很高兴能够为大家讲解茶知识,分享茶文化。 建盏,产自著名古窑“建窑”...

  • 杯盏清茗品华夏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只因对茶文化的膜拜,我试图通过自己对茶和茶文化的丁点知识去触摸茶和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功道茶学》

    活动意义 茶爱之,共聚之。为了更好的传承茶文化和在以后接待服务过程中表现出应有的茶礼和茶艺水平,云南建投十二...

  • 夫物盏集:一起来看建盏的前世今生

    一些关注拍卖信息的朋友,发现近年来常有名为建盏的天价茶器在国外拍出。由此建盏上了古玩界,茶文化界的热搜。 对于茶有...

  • 中国茶叶对外传播的四种方式和两条线路

    来源|伴夏茶网 编辑|极致扬 茶,以及由此繁衍而生的茶文化,源于中国,传播于世界。中国茶及茶文化的传播,经历...

  • 众兴茶叶:大河边畔的翠绿,七月山间采嫩茶证明了想致富栽茶树

    随着茶叶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地方种植了茶叶,许多茶叶品牌迅速崛起,似乎有一股复兴茶文化的风气啊。 编辑搜图 茶文...

  • 茶艺课2

    茶艺第二课 一、茶礼 (一)茶起源 1、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 2、茶文化最早形成在四川,最早源于武王伐纣...

  • 中华茶文化的酝酿

    茶是因作为饮料而驰名的,茶文化实质上是饮茶文化,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茶文化的产生是在茶被用作饮用之后,...

  • 茶文化系列十

    茶文化系列(十) 继上讲宋代之后开讲明清茶文化~~~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一) 1.明代“废团改散”促进了茶及茶文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茶文化拾穗:建茶的崛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je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