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养老婚姻家庭篇想法
有8个子女,可他还是去了养老院

有8个子女,可他还是去了养老院

作者: 丛阑 | 来源:发表于2017-02-14 22:15 被阅读170次

    这是真事。

    他有8个子女,今年80+了,还是去了“养老院”——一个中国老人难以启齿的地方。虽说北大教授钱理群也去了养老院,但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没有钱老的精神觉悟。

    走之前,他很失落。望着他拉扯大的几个孩子你推我我推你,最后,他去了养老院——仿佛“众望所归”!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他就是我的爷爷,亲的,一位比共和国的历史更沧桑的老人。

    农村老人咋办.jpg

    【养儿防老?!】
    生孩子干嘛?对老一辈的人来说,十有八九会说:“养儿防老呗。”

    的确,观察我身边的60+的长辈们,不管退休前待遇如何,退休后无一例外地都是和儿子住在一起,很少有单独居住的,尤其是老伴儿离世的情况下,更是直接会以儿子的家为家。这些退休后就赋闲在家的老人们,业余生活基本单调到乏味。若是大妈,还可以跳跳广场舞,带带孙子解解闷。老头子呢,除了没完没了地看电视,就是出去遛弯打发时间。

    年轻的时候,总是睡不够;老了,退了,有时间了,却发现自己觉短了——早上4-5点,不用闹钟,自然醒!无事可忙的时候竟然时间最多,造物主还真是喜欢逗着玩儿。

    过去咱们中国老百姓没有养老保险,怎么养老呢?就靠儿子。于是,养儿子就等于投了一份养老保险。万一保险不兑现咋办呢?于是,多生孩子!就这么着,“多子多福”的说法就出来了。养儿干嘛?当然是为了老后多一份保障。孔子认为的理想社会里就有一条是“老有所养”,于是乎,儒家的“孝道”就从文化上保障了“养儿防老”的可行性。

    指望得上养老金吗.jpg

    按这道理,若是在从前,我爷爷可能就不用去养老院了。因为他孩子多——真的多!30年代出生的他,15岁就结婚,奶奶据说是家里给养的童养媳,大5岁——婚后,几乎是一年添一个孩子。他们之间几乎从无“交谈”,常见的对话也逃不过“吃饭了,干活去,还不快睡!”三句。这对夫妻的生活,物质的,精神的,都是双重的“荒芜”——然而,他们之间的繁衍能力却与之相反的昌盛。

    从这点上看,“孩子是爱情的结晶”说法就很苍白,两个没有爱情的男女就不可能生孩子了吗?还是鲁迅总结地精辟:孩子就是一个精子和一个卵子的结合,仅此而已。

    爷爷有8个孩子,可他还是去了养老院——一个他自己难以启齿的地方。“养儿防老”?的确,他至少还有孩子“付钱”供他去养老院……你想说,那不是还比那些无儿无女的“老光棍”要好一点——其实,人家有国家负责送养老院的!

    想到自己有8个孩子,可还是进了那个“无儿无女的老人才去的地方”,爷爷心里的落寞清清楚楚地写在了脸上。大家都看得分明,但终于还是保持了“沉默”。

    生活就这样继续着。
    一个老人有8个孩子,有一天,他进了养老院——护士们的谈资会不会是这个呢?

    【他的故事】
    爷爷的家庭是贫下中农——如名所见,这层身份,既揭示了他们一家的生活状况,可也让他们一家在某个特殊的年代“平步青云”——他从小是个放年娃,18岁那年却因为“越穷越光荣”而当了“民兵队长”,之后又当了“村长”,此后一直连任10届,在“老村长”的岗位上一坐就是30多年。

    “老村长”成了他的代号。
    没有人知道他的本名,只知道,有事就找老村长!
    老村长也风光过——只是现在,他的时代早已远去。
    老伴儿早在20多前就骑鹤西去,剩下他一人,守着村庄——没几个留守老人的村庄。他守护了这个村庄将近一辈子,早已将自己当做这个村庄的“代言人”,可现在,这个除了过年就没几个人的村庄,他也要远离了——他要去的地方,是镇上的一家公办养老院。很难进——但还是进去了。

    他会在心里埋怨那几个儿女吗?他会想念他看护了一辈子的村庄吗?这些,我不得而知,但我清楚地知道的,是一件事情:爷爷终于去了养老院,对他,对我们,都是一件好事。

    【养老难题:老后,何去何从。恐怕还是养老院】
    爷爷有8个孩子,其中一个没有养大,所以,还是有7个孩子。但他现在,还是去了“养老院”——一个在他看来,只有无儿无女的人才会去的地方。想到这点,他的心是怎样的悲伤,我都泪目了。然而,泪水永远是廉价的无用,现实总归要面对。

    他要去的养老院,设施、伙食都不错,还有说得上话的“同龄人”——但这些,都难以叫他一舒愁眉。

    也许你会大骂“子孙不孝”,但现实,永远不是用三言两语就能讲清的。“孝顺”呈现出来的只是一个结果,在外人的眼里,至少就是这样的。但对于生活里的人,却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一点注水余地的“现实”。

    爷爷的问题——让从前从不关注养老话题的我,第一次,正视并思考起来了:当我老了后,或者说,当我们这一代人老了后,我们的去处会是哪里?最好还是“养老院”吧。为什么这么说呢?
    且听我分析。

    我们这一代人的负担.jpg

    【他为什么不得不去养老院】
    爷爷有8个孩子,现在80多岁了,还是去了养老院。这是大家一致做出的决定。这里的大家,其实就是那“8个孩子”——因为养老的决定权在儿子,不在孙辈。

    这8个孩子,需要说明的是,其实在世的是5个——一个没养大,两个病故。在世的5个里,姑娘2个,儿子3个——但3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终年不在家。出嫁的姑娘,最大的已经将近70,无力也无心去照顾80多岁的老爹,另一个姑娘也已经年过60,正火急火燎地“带孙子”,也无力无心地照顾老爹。儿子呢?平均年龄也接近56,正是家庭的主心骨,“上有老下有小”,说的就是他们。

    于是,围绕着80多岁老爹的“养老问题”,5个人一次次炒红了脸。吵来吵去,还是没有结果,最后,索性还是养老院!
    为什么这5个人都无法解决老爹的养老问题呢?一句话,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里面有3个因素,最终将爷爷送往了养老院。

    首先,就是家里没人问题。这个家,指的是爷爷的本家——一个除了过年,平日就只剩留守老人的空心山村。年轻一点的,都出去打工了。我的父亲和几个叔叔,就是80年代初的一波“进城农民工”。因为是农村出来的,他们在大城市里的身份就是今天熟悉的“农民工”——在80年代,这词还没普及,那时候,都叫“下海”。

    父亲和叔叔们,分别去了不同的大城市,各自打拼。有的成功了,有的不成功。这衡量的标准,就是每年过年回家,能带回来几个钱。

    爷爷还年轻一些的时候,他是骄傲的,因为家里的儿子多——自然每年过年带回来的钱也多。那个时候,他生活能够自理,有钱就是万事好商量。
    但人老到身不由己的时候,钱,就真的不是万能的了——

    当他老到无法自主的时候,他环顾四周,家“徒”四壁——四壁又不能给你一口热汤。老伴儿走了以后的20多年,他一直是自给自足的,谁也不麻烦,但他终于也到了“不得不麻烦孩子们”的时候了——孩子们却在各忙各的。
    他的家里,只有他一个人——2个姑娘都到了做外婆的年纪,3个儿子都在外地打拼。
    当他无法再给自己做饭的时候,他能叫唤得了哪一个呢?又有哪一个,会将自己的生活按下“暂停键”,奔向老爹呢?

    若是生活允许我们自行“暂停”,那世间或许就没有那么多的悲欢离合了。

    【神作息惹的祸?】
    有人或许就会说:自个儿无法陪伴老爹,怎么就不能雇个人呢?人不来,钱总该到位吧。没错,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二个因素。

    这5个孩子,也曾这样想过。他们出钱,在邻村找了一个鳏夫,专门给老爷子做饭。
    做了半年,一向以脾气好著称的此鳏夫,也决定不做了!给多少钱也不做了——为啥?他快要被老爷子的作息给折磨疯了。

    老爷子的作息,自从他卸任村长后,30多年里,因为始终是一个人,所以他的作息,迥异于常人。从前,他顾得上自己,不必顾及别人,现在,他的这套“一人作息”却累哭了数不清的旁人。

    是这样的。老爷子4点起床,最晚4:30就要喝早茶,一杯胡桃鸡蛋茶,几块饼干。说复杂不复杂,但每天4点起床——你做得到吗?喝完早茶,无事了。午饭是10点就要吃的,最晚不过10:30。晚饭呢?最晚是15点。他不喜欢吃面条、馒头等,只吃米饭——并且是软得接近于粥的“米饭”。若是做了“正常一点”的米饭,老爷子就会像孩子一样,赌气不吃了——

    这套“神作息”,跟了他30多年,连他身体里的一个细胞,都本能地拒绝着外界的任何一丝改变。

    以前,他能做自己的主,可以执行这套my pace,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但现在,他的孩子们,却受不了他的这套“pace”了,他们纷纷抗议:要么老爷子改,要么,另请高明吧——

    于是,有一段时间,他固执地要一个人将这套pace进行下去……
    但想归想,现实却让他无能为力。
    孩子们一合计,还是送老爹去养老院吧——那里人多,有人讲话,有人伺候,关键是,生活作息还一致……

    【老后能去养老院的人是超然的人】
    我眼见着老爷子去了养老院,不能说他的“5个孩子”不孝顺,虽然他们也没有那么孝顺。但一个人,在现今的社会里,想要履行“孝顺”的义务,恐怕跟“常回家看看”是一样——难的!

    你问问每个在外地打拼的人,哪个不想常回家看看?但说走就走的,能有几个呢?钱可以不赚吗? 陪伴也需要成本啊。无非是:穷人拿时间换钱,富人拿钱买别人的时间,仅此而已。

    “养儿防老”在今天已经靠不住了。纵然和子女将就着住在一起了,那生活得顺心吗?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知道了。

    两代人,两种作息,总不能两全其美的。

    从前被爱有多少,以后还的就有多少.jpg

    何况我们这一代人,90前后的一代人,能接受和老后的父母同住吗?我们的父辈尚有和祖辈同住的思想,但我们这一代,还会选择和父母同住吗?姑娘们结婚的时候,但凡有点条件的,都会选择“另买一房”,和父母单过,何况是老后的事情呢?我们尚且如此,我们的下一代“新人类”。恐怕更难接受与老后的父母同住的情况了吧?

    纵然我们老后,孩子孝顺地愿意与我们同住,那我们自个儿真乐意吗?从前自己做主惯了,进了儿子家,看媳妇脸色度日,衣食住行都受别人摆布,这种“不自由感”才是最尴尬的吧。

    于是乎,还是养老院吧——比来比去,还是那里最潇洒。

    【为了老后能住上更好的养老院,今天我要更努力】
    我爷爷今年80多岁,他有8个孩子,最终他去了养老院——这件事情,给从未想过养老问题的我敲响了警钟:你今天为什么奋斗?

    为了老后能去更好的养老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8个子女,可他还是去了养老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kf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