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
一日看尽长安花,也掩不住他背后的苍凉

一日看尽长安花,也掩不住他背后的苍凉

作者: 集市里的养猫小姐姐 | 来源:发表于2018-10-22 11:24 被阅读9次

​​文:可快

人生三大乐事,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逢故知。

命运对于孟郊实在太过苛刻了,四十六岁的他总算进士及第,按捺不住自己欣喜的心,有感而发《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日里的长安城,正当放榜时候,不仅那满城春花烂漫似锦,榜上有名的孟郊同样心花怒放、喜难自抑。往日有多么憋闷,此刻就有多么畅快!

他的前半生几乎一直都被生活欺压磋磨:屡试不第,眼睁睁看着好友一个个地飞黄腾达,在官场上风生水起,而他,连进入朝堂的门票都还没拿到;生活困顿,本来就没有什么积蓄,还得精打细算地支持家用,为自己的科举考试做好银钱准备;思想迷茫,即将面临中年危机而还没做好心理准备的局促不安,至今一事无成的羞愧和无奈每时每刻都在折磨着他。

只有经历过风吹雨打,才能懂得雨过天晴,看到彩虹后的惊喜。“金榜题名”把孟郊往日里郁结在心中的负面东西一扫而空;一连两次落榜,他已经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考量自己是否真的适合科举这条路。可一次荣誉加身,让他暂时忘却了过往的苦难,而满心都是欢喜,是神采飞扬的春风满面。

就像是“以前的我,你爱搭不理;现在的我,让你高攀不起”这句话表达的意思,中榜后的孟郊借春风十里、凭马蹄飞扬,尽赏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晓,一朝得中天下闻,孟郊这是在借招摇过市来表达对于这种现象的冷眼,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他也为了满足自己隐秘的虚荣心。

冰心女士在小诗《成功的花》中写道,“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孟郊的成长历程便是如此。少年时空有满腹才华,却毫无用武之地,最珍贵的年华只能用在写诗上;后来实在没办法,把自己放逐到了山林里,借隐居来逃避惨淡的现实。理想抱负得不到实现,带给孟郊精神上的苍白,而自幼家贫、生性孤僻则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的枷锁,让他一生画地为牢。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看起来过于轻浮了,完全不像一个年近半百的才子应该有的心态;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孟郊成就感方面的匮乏,经过现实的压榨之后,在这一首诗中孟郊呈现的是个极度敏感自尊的灵魂。

三次考试,难道说他的学问会有质上的飞跃吗?不可能,孟郊四、五十了,指望此时的高歌猛进,还不如说是以前才学的积淀与发酵。唯一的解释是他通过交游扩大了自己的名气,增加了在某些人心中的筹码,因而得偿所愿。凭孟郊的才华,想要在科举场上作出一篇讨人喜欢的文章应该不是难事,但真正让他为难的是要不要坚守内心的原则。数次之后才高中,是因为他坚持了一以贯之的古直写作风格,不肯轻易向科举低头,而想用自己的方式来一展宏图。

孟郊的金榜题名,是幸,也是不幸。幸运的是总算有机会登上舞台大干一场,不幸的是他就算固执地守住了一些东西,也在权衡之下放弃了一些重要的东西,很可惜。

此时此刻,他的繁华人生背后的泪泉,已经不仅仅是诗人为了得到成功尝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更多的是为了契合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而丢弃的个人特色,更多的是为了与生活和解而忍痛磨平的尖锐棱角。

一首《登科后》,泡在苦哈哈的泪泉里,上面罩着浮华的泡沫,表面上是春风得意,其实是被压抑太久后总算有所发泄的委屈和不甘,“你看吧,最后还不是让我冒出了头,那么久的压抑终究还是败在了我的才华下”,这就像是一个小孩子在炫耀自己好不容易从别人手里抢回来的、原本就属于自己的玩具。这首看起来繁华热闹的诗,此时只会让我忍不住心疼那个高昂着头与命运对抗的孟郊……

而他生活中的点点温暖,来自于他的老母亲,那一个深夜里拿着针线、借着微弱烛光为即将远游的儿子缝补衣裳的母亲;那一个把不舍深埋在心底,不开口挽留而只是把家的温暖放在孩子面前的母亲。儿行千里母担忧,可孟母怕自己的担忧成为儿子的负担,所以什么也不说,“意恐迟迟归”所做的事也只是“临行密密缝”,孟母大德!正因如此,中年的孟郊仍然深深地眷恋着母亲如春天般广博的爱。

明明已经在外闯荡多年,爱情、友情都没有让他产生深刻的触动,只有亲情,被时间磨洗之后,在他的记忆里更加熠熠生辉,推动他写出《游子吟》这样流传千古的佳作。缺爱的孩子,对爱的感受才更为细腻真切。

孟郊的苍凉,让我们从他身上看到自己倔强地对抗苦难的影子,没有人能一生顺遂,可用一个个伤疤堆积起的成功,让人忍不住地心疼。当孟郊“一日看尽长安花”之时,毋须多言,鼓掌就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日看尽长安花,也掩不住他背后的苍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nw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