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靖江蟹黄汤包

靖江蟹黄汤包

作者: 金点大伟 | 来源:发表于2024-09-15 23:06 被阅读0次

     

        “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了吃蟹季节,惜乎今年高温,螃蟹上市晚,空让人顿足。不过不用遗憾,随我回趟家乡靖江,一年四季可品蟹之鲜。这便是中华六大名点之一的靖江蟹黄汤包。

        靖江蟹黄汤包一年四季皆有,尤其是重阳时节更受欢迎。金菊飘香,新蟹上市,巧手佳厨成就了这道享誉大江南北两百多年的美味。

        靖江蟹黄汤包名店不少,南之缘、摇头、陈世荣、鸿运楼等等,在每个靖江人心中总有专属的食肆。

        蟹黄汤包皮薄如纸、汤多味美。“放在盘里如座钟,夹在筷上像灯笼”。卖相很是可爱,大过成人手掌,盛在浅碟中,满满当当,端到面前,犹在“吨吨吨”地摇晃着,如同一个白胖的娃娃。

        不少汤包店家明厨亮灶,让食客们边品尝美味,边欣赏师傅们的制作也是一大卖点。抬眼望去,制作间的师傅们专注地忙碌着,丝毫不受影响。发酵好的精白高筋面团,搓成条,掐成块,压成薄薄小碗状,灌入流着金黄蟹油的馅料,捏出不少于二十八个褶子飞快间放入笼屉。这每个汤包可都独占一屉,身份可算是尊崇。

        吃蟹黄汤包有讲究。“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吸汤”。这轻轻提大部分食客是请服务员代劳,或是店家直接盛在碟中端来,只因薄如纸张的外皮,不用巧劲的话很容易弄破。汤包端近,于汤包上端轻咬一口,可防汤汁漏出。在小口处浅浅地吸,否则这美味的汤汁容易烫到唇舌。也有用吸管者,戳在靠上的位置,轻吸之下,鲜美从口流至心中。胖墩墩的汤包慢慢瘪下来后,用筷子撑开汤包皮,原本白皙的蟹肉已被金色的蟹黄浸润出阳光的色彩,油汪汪的飘散着独特的香气。

      随着汤包上桌的通常有一碟香醋和姜丝,深谙美食之道的老饕们懂得前半段先品原味汤汁之美,待汤汁少了再滴入些许香醋,美味的蟹黄馅料在香醋的激发下,鲜香更能溢满口腔。

        蟹黄汤包的历史据说可追溯至三国。孙尚香听闻刘备死于白帝城,投江自尽殉情,东吴的尉役吴老头弄了些蟹黄、蟹肉与猪肉拌在一起为馅,制作包子祭奠孙夫人,后来这“蟹黄汤包”就一直流传下来。传说可信与否且不说,这东吴紧依长江,作蟹的功夫倒是非其他地区可比的,要不如今南京、镇江、江阴等沿江城市,无不有其自豪的蟹黄汤包品牌呢?

      秋风起,忍不住端着醋碟来等你。这时节来趟我的家乡吧,品尝下这汤包中的极品。薄如纸张的外皮,满载鲜美汤汁的滚烫,一口下去,人间值得。

相关文章

  • 你会做蟹黄汤包吗?

    #风物之旅# 靖江。中华餐饮名店。南园。观摩名动中国餐饮江湖的蟹黄汤包包法并DIY。 这里的蟹黄汤包个大,一枚3两...

  • 非一般的汤包

    非一般的汤包 如果说双鱼肉脯是靖江人在外地行走的一张名片,那么蟹黄汤包就是靖江人招待外地来宾的一种体面。 从小到大...

  • 你会吃靖蟹黄汤包吗?

    #风物之旅# 靖江蟹黄汤包,是包在面皮里的蟹黄汤,因其味道鲜美,做工复杂而名满中国美食江湖。 怎么吃它呢?插根吸管...

  • 中国最强大脑水哥确实牛 竹编工艺看一眼就会编

    #风物之旅# 蟹黄汤包、肉脯、盆景、竹编,是靖江四宝。 随着时代进步,竹编已经被金属、塑料制品替代,已经非遗了。 ...

  • 蟹黄包的古老故事

    来讲一个关于蟹黄包的故事。当年乾隆皇帝微服来靖江专尝这蟹黄包。也许是饿了,汤包一上来,他抓起一只,张嘴就咬,只见一...

  • 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州的辑里丝、 湖州的毛笔、 南京的板鸭、 靖江的蟹黄汤包、 山西运城的盐池、 老北京的鸽哨、兔儿爷、 岭南的荔枝...

  • 中国汤包之乡靖江邀客无锡:赏大江美景,品靖江美食!

    特色旅游商品展示、城市旅游精品线路推介、蟹黄汤包非遗现场制作……9月17日,由靖江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最美蟹...

  • 为了吃一个包子,这个县城承包了方圆几百里的螃蟹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名小吃。 如题,包子。但不是普通的包子,而是蟹黄汤包。 蟹黄汤包是江苏的名小吃,也是很多酒店桌上...

  • 品蟹黄汤包

    金秋十月,正是螃蟹上市的时候,这种横行霸道的家伙现在成了人们口中的美味,看它张牙舞爪在水里横着走,可是被热水一蒸就...

  • 「原创」海丰阿东:吃个蟹黄汤包真费时

    「原创」海丰阿东:吃个蟹黄汤包真费时 今天是休息日,老头老太两个人兴冲冲的出门到市中心去吃蟹黄汤包这是一个礼拜前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靖江蟹黄汤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tw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