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一般的汤包
如果说双鱼肉脯是靖江人在外地行走的一张名片,那么蟹黄汤包就是靖江人招待外地来宾的一种体面。
从小到大,一桌宴席上不上档次,除了看菜品的质量,还要看最后一道点心--蟹黄汤包的水平。以前只有金秋时节才能品尝的美味,现在技术攻克,已经一年四季均可食用。但吃个汤包作为早点,全家的费用,在靖江可以吃一桌不错的宴席!
高昂的价格,让这一美食成为过年期间我们当地人早早起床的源动力。一整年的辛苦,似乎通过食用汤包,就可以得到慰藉。
‘’出了靖江,汤包都不能算是汤包‘’,这不是靖江人的骄傲,而是一个事实。的确,蟹黄汤包虽然贵为中国四大包子之首(普知一下,中国四大包子:靖江蟹黄汤包,天津狗不理包子,上海南翔小笼包,扬州五丁包),却远没有其他包子那么耳熟能详,随处可见,是有其原因的。因为,蟹黄汤包不像别的包子那么容易走出去,而是要品尝的人走进来。
以前交通不便,只有能走南闯北的场面人才能品尝。现在高速方便了,早上驱车几百里去靖江吃个昂贵的早餐,只为那一口汤包的人越来越多。坐在酒店大堂,听到的各地方言中尤以上海话居多。让我心生不由自豪感,吃着南翔小笼长大的挑剔上海人也喜欢的包子,一定是好包子!
靖江的蟹黄汤包,即便是美食家亦不能尽道其妙。它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其它包子相比,有其独特"个性",不说用料讲究,真材实料。就连吃个汤包也大有讲究,不是一般美食般简单粗暴直接吃,还有12字真言秘诀!
‘’轻轻提、快快移、先开窗、后吮汤。’’没有秘诀,首次吃汤包的人往往会出洋相。喜欢一路美食一路题词的乾隆就是这样。而 有了12字秘诀,大家就可以得到帝王般的享受,还不用出洋相哦!
传说乾隆皇帝吃汤包就吃出过洋相。当年他微服来靖江专尝这蟹黄汤包。也许是饿了,汤包一上来,他抓起一只,张嘴就咬,只见一股汤汁直射出来,烫得他一甩手,汤包扔到背后去了,身上手上全是汤汁。要在平时,他早就龙颜大怒了,可此刻他竟顾不上发火,而是赶紧舔那指上的汤汁,为什么?因为他刚才尝到那一点点汤汁,鲜得不得了。店里伙计一瞧,晓得他是头一回吃汤包,赶紧上来指点,乾隆依着伙计的法子一试,果然灵光。临走时,按乾隆的老脾气,本想题点诗句的,可一想到刚才出的洋相,不由有些脸红,也就不好意思再题了。这个故事记载在靖江志上,也是有一定根据的,绝非杜撰。
蟹黄汤包适合堂吃,由专门培训过的服务员来拿,新入职的服务员往往不得要领,会弄破一些(破了算酒楼的,由酒楼买单)。因此,遇到饭店特别忙的时候,经常一个服务员旁边还有资深服务员在旁边进行提点,这也是食客的乐趣之一吧。
靖江汤包作为地方一绝,常被用来招待国家元首及重要来宾,也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但其名气虽大,由于它的制作讲究,宜现做现吃,再加上本地师傅们的保守,使这地方特色产品至今难以走出靖江。
客观来说,靖江汤包,堂吃口味最佳,外卖的总归口感要打点折扣,经过速冻过的汤包面皮会略发硬。另外,把汤包从蒸笼里取出时也会容易破损。因此,条件允许时,应该挑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专程前往,这才是资深食客的诚意选择(南园宾馆和宏运楼是靖江最招牌的两家酒店。尤其南园宾馆,上了舌尖上的中国哦)。
当然,时间或者空间不允许时,外卖或者快递也是折衷的选择。牺牲一丢丢口感,但和其他汤包比,也可以有大大的优势了。当然,你如果喜欢蟹黄蟹肉和猪肉搭配做陷,或者就是不喜欢蟹这个物种,敬请绕过。靖江的蟹黄汤包里没有猪肉,只有蟹黄和蟹肉!!!
友情提示,蟹黄汤包+蒸馄饨+我们靖江当地特有的粯子粥,是CP最佳的选择!
附舌尖上的中国介绍链接,生动有趣的说明,博你一笑
http://m.iqiyi.com/w_19rt273bjl.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