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勤于总结工作和反思工作能够促进自己不断学习、不断丰富和提高
当今,社会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不学习就是在后退,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很难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更难通过总结和反思来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
首先,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教育科学理论是总结和反思实践工作的明灯,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论,才能发现教育问题,才会进行辨别和剖析自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当前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些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都可以高屋建瓴地指导我们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和反思。
在我的整个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勤于总结和认真反思也是贯穿始终的。2000年1月,我的《写作是什么?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欲望是一种技能》在《师范教育》上发表,这是我在语文教学上发表的第一篇研究论文。为了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写作活动的实质规律,激发他们认识写作的热情和不再惧怕写作,我先搞个问卷调查,然后就与同学们展开讨论,同学们畅所欲言,整整讨论了两堂课还意犹未尽。尽管这篇文章是我很快总结而成的,但其中有不少是我记下的同学们的智慧,他们给予我很大的启发,并且后来,我又从中总结思考出了《学生写作心理障碍探究》一文。
每一次在备课中、在课堂教学中和在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只要我心有所感、所悟,我都会把它记录下来。我的教学笔记和教材上有各种颜色的笔迹、各种字体和各式各样的符号,特别是我有一个专门的“问题笔记本”,它随时记录着我向自己提出的需要特别重视和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我的零散的教学思想,它们总是在我的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随时闪现、碰撞。就是这些问题牵引着我不断去寻找、思考解答它们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对一个一个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往往就成为我的一篇篇语文教学论文。
其次,在总结和反思过程中,可以不断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
教育现象尽管千姿百态、错综复杂,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共性的规律可遵循、可借鉴。我除了有专门的教育教学问题笔记本外,还有专门的理论学习本、阅读摘抄本,甚至有看电视的笔记本,如坚持看中央十台的“百家讲坛”,我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写着:“看百家讲坛,秉大师风范”以自勉。大量的阅读和教材外信息的积累提高了我的思维敏锐度、思想的广度和深度,也使我的工作总结和反思更能有力而自如。
在十几年的师范语文教学中,一直困惑我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快速地提高师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不但是师范生将来从业的一个必备素质要求,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界的瓶颈问题,我把它作为我的语文课改方向。
我在各种报刊、网站上收集大量的作文教学改革经验,用以指导我的“十五”课题研究。我开始进行全面而有步骤的作文教学改革实验,从“课前的三分钟话题说话 ”和 “读书笔记展” 到“生活日记”和“自由作文”再到“编发手抄报”和“尝试成功的喜悦”等活动,我们班的作文教学获得了大面积丰收,95级普师2班和98级普师2班都成为当时全校学生发表文章最多的班级。我自己也收获了《把写作的自由还给学生》、《我的写作教学四课型探索》、《巧借东风教写作》和《用青春写诗——和中师生朋友谈谈诗歌写作》等成果。
第三,在总结和反思过程中,还可以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时时关注社会、教育的大发展。
因为一个人、一个班级或一个学校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大环境。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但所有的教育问题可以说又都根源于社会或间接带着社会的因子。在如今这样改革聚变的时代,教师必须能引领学生面对现实、正视社会,需要有勇气、有信心,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坚持不断学习和探索。我在内心一直充满着渴望,始终有一种紧迫感,我知道,如果我固步自封,我就会被时代远远地抛在后面。
因为曾组织全校文学社活动,又在学校编发校刊通讯,常常收到学生们的大量习作稿件。我从中发现了不少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就在语文课堂教学兴趣的激发与引导上、在各种文体教学方法的归纳上、在阅读教学方法的尝试上、在指导学生社会实践上大胆展开研讨、试验,组织学生出墙报、手抄报、班报,组织辩论会、演讲会,在校刊上由学生主持“师范生论坛专栏”等活动,尽力来体现“社会有多大、语文教育就有多大”的大语文观。我们的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不但得以逐步提高,而且我也收获了《我的第一堂语文课的自白》、《积极引导学生读<课外阅读文选>》、《学会叙述是训练写作的基础》、《近体诗是整体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瑰宝》、《情境教学是戏剧文学教学的有效方法》等科研成果。
总之,我越来越深深地体会到,身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有着无比丰富的教育科研资源,只要做一个教育“有心人”,坚持总结工作和反思工作,去不辞辛劳地播种,就会收获属于自己的成果和喜悦,就会感受到教育科研引导人成长的无穷魅力。〈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