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斌
龙利鱼汆汤前两天吃饭时和老公聊起来,小的时候吃过的好东西印象特别深。我们小的时候还属于物质匮乏时代,家家生活都不富裕,但父母都会给予孩子们最好的照顾,好吃的东西往往都会先给孩子们吃。
甜
儿时的记忆是最深刻的,比如当时吃萨其马,上边有一层细细的白糖,吃到嘴里是甜甜的感觉。还有就是在大妈家里吃过的烘糕,味道很好吃。这种甜美会随着人的记忆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尽管后来再吃过那些儿时吃过的好东西,好像也并没有什么新奇的,但儿时的印象是那样的美好。
甜味多半伴随着美好,令人向往,令人心怡。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对一些嘴很甜的人多一分喜爱,谁不爱听好听的话呢?但是这份“甜”如果过头了,就成了腻了,就会让人反感。
甜,给人的感觉是单纯。
酸
到了上中学时,进入了青涩时代。放学的路上,我会和同学一起在街边的小店里买山楂干吃,酸酸的,那种酸甜仿佛是一种刺激。有时候酸到了牙倒,张着嘴说不出话,但那种感觉很奇特。
我们刚上初中时,看到高中的同学,觉得他们很成熟,大哥哥大姐姐的样子,也盼着自己赶快长大,像他们一样成熟。
记得刚上高一时,教室在平房小院。班里29个女生,除了一个女生小高同学有小儿麻痹后遗症外,28个女生都加入到课间跳皮筋中,分成了两队PK比赛。
两个同学先是猜丁克,决胜负后,挑选队员,队伍组成后,就固定下来。每到课间,大家一窝蜂地跑到小院中玩。
有一次,我们这队正是在玩,跳双筋一共七个动作,我们已经玩到了最后一个动作,当时已有五六个同学跳出了皮筋,只要剩下的人都从皮筋里跳出来,我们这一队就获胜了。但上课铃已经打响。大家没有撤的意思,要将游戏进行到底。
班主任魏老师夹着书站在教室门口等着我们,男生班长也说:“你们差不多了吧。”
大家依然兴高采烈地一个接着一个从大举(将皮筋举到胳膊伸直的高度,有一个我方同伴压筋)跳出,这是最后的关键一局。
事后,魏老师批评了我,说我上课了,还带着大家跳皮筋,真是没长大的孩子。
魏老师的话让我想了许多年,当年我们看高中女生,个个都是那么稳重大方,可到了我们上了高中却还是一群毛孩子一样。难道我们就不是上高中的年龄吗?后来想想,可能是我们那时心智还不够成熟,或是难得的机会吧。到了高二,搬到楼里上课,再没机会跳皮筋了。
果子不成熟时是青涩的。高中时代大概就是那个样子。
形容“酸”字的词,那么不美好,例如“尖酸”紧接着就是“刻薄”。还有“酸文假醋”,让人想到的都是“酸”是尖锐的,有一种刺痛感。
酸,给人的感觉是张狂。
苦
小时候,最怕喝中药,因为中药多数都是苦的。每次喝药前,妈妈总会有一番鼓励,或是用糖做为诱饵,让我喝完后,奖励我糖吃。
再到后来,明白喝中药的目的是为了治病,不再需要用糖做诱惑,也能顺利地喝下。
不仅如此,到了夏天,还喜欢买些苦瓜吃。苦瓜有着清热解暑的作用。是夏季的时令蔬菜,买回来洗净,用开水焯过,再炒,放些辣椒和糖,很好吃的。
有时我会想,为什么那么多的蔬菜里,要买苦瓜呢?在网上查了查:
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热解毒,润燥生津,尤其在秋暑天气里食用最好。苦瓜的微苦吃后能刺激人体唾液,胃液分泌,令人食欲大增,清热解暑。
到广东出差,广东人喜欢喝凉茶,凉茶也带有微微的苦味。
形容“苦”的词有不少,苦不堪言、苦大仇深、苦海无边等等,最直接的运用就是“苦难”、“艰苦”,总之是一种磨难。苦,又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样。
苦,给人最多的感觉是隐忍。
辣
说到辣椒,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大学毕业时去四川实习。在四川几乎所有的菜都是辣的,即使你和师傅说了不放辣椒,炒出来的菜也是辣味的。因为他们的锅铲已经被重重的辣味所包裹了。
那时,我一点都不能吃辣椒,不仅是害怕辣椒的火辣的味道,还有就是吃了辣椒会上火,最明显的是脸上会长痘。所以平时我都避免吃辣椒,以保持自己的美丽。但依然会阻挡不住脸上零星冒出来的痘痘。
年轻时不吃辣椒,现在也改变了习惯,家里备了郫县辣酱、豆豉辣酱等不同品种的辣酱,还有小红辣椒。做鱼、做肉时都会放些,辣味风味鸡、剁椒鱼头、酸菜鱼、干锅鱼块。缺少了辣味,几乎和失败连在了一起。好像不辣不过瘾一样。
说到辣,往往联想到是“泼辣”、“辛辣”、“辣味十足”,形容一个女孩子是辣妹子,她的性格一定是风风火火,辣味十足,敢于挑战世俗的。还有形容一个老谋深算的人,常常会用“老辣”这个词。
因为地域的原因,有些地方喜欢吃辣椒。他们的性格特点也多是泼辣的。
辣,给人的感觉是热烈。
其实人生就是这样,各种滋味都有,看你如何去品尝。
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味蕾也慢慢退化,对于过去敏感的味道,变得迟钝了许多。也或许是品尝的好吃的东西太多了,味蕾已经记不住了。
当然,每一个人的经历不同,对于甜酸苦辣理解也是不同的,各抒已见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