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益桂(福州市马尾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关注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的有关建议。
我关注到了新课标中的一处新变化,即“课程实施”板块中提到了有关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的建议,这是之前课标所没有的。
其中提到了“倡导参与式、体验式、研究式,来提升教师参研实效”、“强化教师的互动参与,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教研体验,增强教研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等等。
众所周知,当下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存在着以下普遍问题:主讲人一言堂,大多充当听众看客,导致教师参与面窄;交流时一味说好话,怕得罪人,不痛不痒地走程序,使得研讨浮在面上;大家日常工作繁杂,来去匆忙,教学研讨徒有形式成为负担等等。
而这些建议的提出,高屋建瓴地针对传统教研方式中存在的弊病,为一线教研工作者指明方向。
现在,我省各地也在尝试和探索各种富有实效的教研方式,比如,很值得推介的省明师之道团队经常组织开展的“卷入式”研修活动,改变了以往“你讲我听”“你上我看”的现象,让参训者带着任务或问题,保持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身心参与,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平等合作、对话互动、质疑补充、共同分享,参与热情高涨、时刻卷入头脑风暴,收到很好的研修效果。
新课标中能提出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的意见和建议,可见其工作的价值、意义,应引起一线教研管理者、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努力创新教研机制和活动形式,致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进而服务课堂教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