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家隔离的每一天都过得飞快。除了和先生继续一起做八段锦外,昨天又合作干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对家里进行了一番“断舍离”。
01
打算扔掉的物品如下:若干个纸盒子、坏掉的体重秤、三个布玩具、两双旧鞋、几套旧资料、几本旧杂志、一宗从未用过的夹杆文件夹。
都是永远不可能再用的东西,却留到了现在。
近年来已陆续扔掉好多东西了:孩子小时候的课本和学习资料,我们考职称、考国家注册这个那个资格的学习资料,摞起来能到天花板的荣誉证书(瓤还留着)。还有,没坏但有了新的替代品的榨汁机、吸尘器。当然,还有很多的衣服。
另外有很多一直舍不得,但我知道终究要扔掉的东西:我上大学时的课本、工作中每天的笔记、如何写作公文的书籍,等等。
02
还有一些永远不可能用,但我要一直保留终生的东西:
20多岁时,先生——当时还是男朋友陪我买的“时髦”衣服;热恋时俩人一起买的“丘比特”雕塑;结婚时他捧着送给我的布制玫瑰。
所有的日记和信件,所有的照片,孩子小时候的作文和画作,我以前发表的“豆腐块”和大作。
爸爸妈妈用过的木箱、算盘,给我买的一件夏天的白色衬衣。
以上都是我不用思考,在脑子里第一时间出现的物品。
这些物品都是我的宝贝,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是“断舍离”说服不了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自己舍弃不了的东西吧,它可能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甚或是垃圾一样的存在,但在我们眼里,它们却如时光的笔,记录着自己钻石般闪闪发光的过往或记忆。
03
再看一下自己第一时间想留存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和亲人有交集的、自己真正入心的,来自外界的竟然很少很少。
小时候的日记本上记录了这么一段:我对糖纸着迷了,五彩缤纷的糖纸已有八九十张了。课余时,我常把它们拿出来欣赏,有时往里面添几张,有时跟别人换几张。为了给“荣华”找个姊妹“富贵”,我不惜用三张糖纸把这位姊妹“请”了来。我碰到一个熟人就问:“有糖纸吗?”不过,我集糖纸可不影响学习,上课我从来不想它,只是课余弄弄罢了。
现在自己想留存或创造的,也就是这些真正属于自己的“糖纸”吧!那些功名利禄,只能陪自己一段历程,终究是要“断舍离”的!
我想,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舍弃又不断积攒的循环过程,断舍离,行进途中,不断潇洒地抛却一切陈旧和羁绊;集糖纸,专注于心,在时光里从容织就自己的锦绣人生。
如此,断舍离、集糖纸,才是人生最精彩的活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