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第561天(20220806)
(第79本刘正荣《整体课堂管理教师手册》1“基础知识”)
读第360页——400页,
读有所得:
课堂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处处充满矛盾。如何做到鱼和熊掌兼得,将考验教师的智慧。
课堂的矛盾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如何处理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矛盾。自古以来,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形式,学生习惯于在教师的“应该怎么做”的教育下“成长”,其大致也能够达到社会化的目标。而对于个性怎么发挥,目标是什么,都不清楚。这让教师对于促进学生社会化这项任务热情很高,而对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就不太情愿,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教师在强化课堂的社会化任务时,往往会偏爱性格外向的孩子而不喜欢性格内向的孩子。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强化社会化任务的时候,往往不太注意尊重学生的隐私,性格内向的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障碍,但教师一般不会太注意。
二是如何处理课堂对学生有利但也有弊的矛盾。课堂既要集体环境,又要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在课堂上,教师给自己规定的任务和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有时是自相矛盾的、极难完成的。学生虽然生活在课堂这个群体中,却必须学会独处:在大家可以交流的环境中,必须学会独立思考。正如杰克逊(1968)曾谈到:“这些孩子要想成为好学生,就必须学会如何在人群中独处。”即是说,学生要在一个最不利于独立思考的环境中学会独立思考。一方面,班集体如何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就会推动学生学习,这个班的学生就会普遍爱学。另一方面,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教师“硬方法不敢用,软方法不管用”,教师和学生不得不在管理和被管理方面下功夫,真正用在学习方面的精力就会大打折扣,就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这又提高了学习的社会成本。教师只好取“平均值”,结果是“尖子生”吃不饱,“学困生”跟不上。
所以,课堂管理就难免有“一刀切”的问题存在。严格管理对尖子生不利。不严格管理,课堂太乱,教学进度上不来,班级平均分就会下降。因此,如何做到鱼与熊掌兼得,教师必须在这个方面努力。
在你的教学实践中,是否注意过这些矛盾?能否尝试者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来?
解决矛盾的方法似乎不能“一刀切”,要多准备“几把刀”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