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研究▪性▪学习哲学之光
观音为什么必须“变性”才能留在中国?

观音为什么必须“变性”才能留在中国?

作者: Jack胡 | 来源:发表于2017-05-01 22:54 被阅读228次

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了解到了宗教的本质,以及人的精神世界的本质。

提起观音,你眼前浮现出的形象应该是:

头戴宝冠,身披璎珞,锦衣绣裙,秋波流慧,玉容含情,左手托净瓶,右手拿柳枝,足踏莲台,法像端庄,亭亭玉立——一位美丽、善良、慈悲的女性,同时她又能在人们需要的时候及时地给以关爱和救助。

确实,在佛教经典中,观音是无量寿身,可以变换的形象是我天庭大将七十二变的一半(三十三),本就有男有女。但为何在大众印象和各种石窟、佛像中都是美丽、善良、慈悲的女性形象呢?或者说为什么人们希望她是这个样子呢?

其实不光是观音,所有最早从印度传过来的佛教人物都是男性。因为当时的印度极度轻视女性,宗教说到底也是诞生于社会文化,所以一样的“歧视女性”——很有分别心啊。甚至只把她们当成是男性的附庸,没有任何的社会权利,认为女性想要得道,只有在转为男身之后才有可能。

《摩奴法典》说:“诱使男子堕落是妇女的天性……因为在人世间,妇女不但可以使愚者,而且也可以使贤者悖离正道,使之成为爱情和肉欲的俘虏。”这话让今天即便信佛的人来看都有点“不可思议”。

原始佛教在创建、巩固、宣扬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同时,吸收婆罗门教的观音信仰创造了自己的菩萨,最早名叫“马头观音”或“马头明王”。此时的观音,无论从形象上看,还是从功法与职司上看,都保留着“双马童神”,简单说其形象就是一只小马驹。

公元前后,随着大乘佛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马头观音”进化了,开始改作男人身。同时,佛门弟子还对这位男相观音的身世作了许多新的解释,把他说成是阿弥陀佛的长子,与其二弟大势至菩萨辅助其父,弘化佛法,成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肋侍,父子三人合称西方三圣。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观音最后变成了女性呢?

首先是观音菩萨自身还是有这方面“禀赋”的:

《观音玄义》卷下云:“又《如来藏经》亦云,观音文殊,皆未成佛。”《优婆塞戒经》云:“智人行施,不为报恩,不为求事,不为护惜悭贪之人,不为生无人中受乐,不为善名流布于外,不为畏怖三恶道苦,不为他求,不为胜他,不为失财,不以多有,不为不用,不为家法,不为亲近。”

观音为了拯救众人,而未成佛,施恩不为任何理由,只是给予,却不求任何回报。能这般无条件地积极关注的,也只有“母亲”才能做到嘛。一般来说,女性的天性是慈爱柔顺,善良敦厚,极富同情心,易于亲近。当人们向观音菩萨祈求救助时,很容易把观音菩萨幻化为女性,从这一点来说,观音的女性化更符合其大慈大悲的特征。

佛教刚传到藏地的时候还是男性,传说藏族人为了调化边地雪域妖魔出入的西藏的横野众生,莲花手“莲花手”作为藏族的第一位男性祖先以及主要保护神受到极度崇拜。

汉末至魏晋,中国战乱频繁,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冲突都十分尖锐,从王公大臣到黎民百姓都感觉朝不保夕,极力寻求一种超自然的神力的庇护,以摆脱现实苦难的纠缠。

之前,人们信“释迦摩尼佛”,但传说佛身在在西方极乐世界,一般见不到啊!而作为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随着大乘佛教经典《妙法莲华经》、《华严经》佛经被译为汉文传入中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可想而知,这么功能齐全又高配,那高高在上的“释迦牟尼佛”远水不解近渴,那就改信同为一家的观世音菩萨吧。因此,“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

僧人们也为武则天称帝而大造舆论,武则天因此宣称自己称帝是合天意的,人世间既然可以有君临天下的女皇帝,佛教中也可以有主宰众生命运的女菩萨。感觉她们有点相互背书,果然人们喜欢比较大的假故事。

唐代完成了观音性别的转变,自此原本是男身的印度观音在中土被改造成了女身,观音最初的“威猛丈夫”的形象在世人的心目中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一位慈悲祥和、面带母性般微笑的女菩萨。

后才有《西游记》对观音女性形象异常鲜明的描写:

“诸众抬头观看,那菩萨:理圆四德,智满金身。璎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瑞气遮迎。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在吴承恩的笔下,观音俨然成为了一位大家闺秀,神情端庄妩媚,秀美可亲。

当人们普遍认为观音菩萨无所不能的时候,她只能无所不能。比如,很快,老百姓“早生贵子”的事也归已经成为女人的她管了,从此她也变成了生育之神。

啊,这跟佛教起源时候禁止“七情六欲”哪儿跟哪儿啊,一个印度来的威猛菩萨变成了一位中国化的生育女神。真不知道释迦牟尼作何感想。

在大乘佛教智、悲、行、愿之中,观世音菩萨是慈悲的代表。菩萨行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大慈与人乐,大悲拔人苦,观音菩萨在娑婆人间救苦救难的品格,使其成为慈悲的化身。

你或许也得出一个结论:这宗教简直跟历史一样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啊。

说到底,对于几乎所有宗教来说,即便那些宗教人物确有其人,但在后世传颂中必然“走样”,因为人们本质上是希望用宗教满足自己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那部分“投射”,是为信仰。

——但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可笑的“自欺欺人”,因为人有精神世界,必须有所填充。即便不填充宗教故事和形象,也要填充世俗的权、名、利所代表的意义,只是相对靠近人性本能而已,但依然不是每个人会绝对遵从的。

那么,如果拷问到底,权、名、利就不是虚构的形象和故事吗?只是集体认同度太高了,自然成为了“真实”。

人生本无意义,不知为什么生,却又必须死,中间留下一段待描画的空白。所以必须找到一种意义作为精神支撑,所以意义和信念(信仰)的追寻伴随每个人的一生,无论是追寻权名利、小康生活还是宗教。

你所追寻的意义是否是宗教,是大众意义还是小众意义都不重要,关键是要有。如果不用意义或信仰给人生一个“主题”,那就是“万念俱灰”,这个体验将会变成漫长而痛苦,甚至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

所以,宗教其实是对于人生终极精神追求不可证实、也不可深究的权宜解答。

相关文章

  • 观音为什么必须“变性”才能留在中国?

    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了解到了宗教的本质,以及人的精神世界的本质。 提起观音,你眼前浮现出的形象应该是: 头戴宝冠...

  • 我们的2017——得到跨年演讲笔记

    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1.《爱丽丝漫游奇境》:“在我们这个地方,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这...

  • NO.21激流勇进-鬼谷语录

    【鬼谷语录】021天 你必须不停的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 为什么要学会理财

    投资为攻,保险为守,工作为本。“我们必须全力奔跑,才能停留在原地。” 为什么今天的人要更重视理财呢? 保护财富不被...

  • 什么是云钱包?

    思考 1、为什么中国制造必须保持贸易顺差才能保证我们的金融安全(人民币不贬值)? 2、为什么美联储加息、缩表,会导...

  • 87思维模型:情景规划一未来与战略之间的整合

    在《爱丽丝魔镜之旅》一书中,有一个著名的红皇后效应:“你必须用力奔跑,才能使自己停留在原地”。中国也有一句谚语:“...

  • 如何智慧地规划资产配置?

    《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有一句话:“在我们这个地方,你必须不停的奔跑,才能保证停留在原地。”用这句话来描述先到中国的飞...

  • 变性是不道德的,做变性手术有违自然法则

    我认为,变性是不道德的。为什么呢?因为,性别是人与生俱来的,变性会伤身体………………………………………………………………

  • 学会承受

    有人总是喊着要岁月静好,但真实世界毕竟大河奔流。 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你必须学会承受委屈,才能抵挡人生...

  • 励志语录

    有人总是喊着要岁月静好,但真实世界毕竟大河奔流。 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不留在原地;你必须学会承受委屈,才能抵挡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音为什么必须“变性”才能留在中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mq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