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读了黄永武先生的一篇短文,文中列举了状元、张生、刘邦的故事,细细分析了他们的“上半段”与“下半段”,不得不服,实在感慨万千。
初中状元的人廷对万言,一日之间博得全天下刮目相看,何等荣宠,但是到了后来仍以庸庸碌碌、无足观者居多。
张生初识莺莺惊为天人,寤寐反侧,多妙,即使翻墙约会、暗通款曲,也还美好。末了求功名、慕富贵,负心薄幸,不堪入目。
刘邦起义气度恢宏,众人推崇,衅鼓祭旗,上半篇多妙!下半篇滥杀功臣,还唱“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泪洒得好假,不过是自供其丑罢了!
前些日子和友人聊天,说女子在结婚前一定要多看对方原生家庭的其他家庭成员,通过对方的脾气和性格,身体的健康情况也可以大概推理出要嫁的伴侣是个怎样的人。
我忍不住感慨,现在的婚姻要么跨市,要么跨省,有的还跨国,初次见面都是尽可能只显示其美好的一面,对于一个平凡的人,去哪里追溯人家二十年前的细枝末叶?
豆蔻年华时一心花前月下你侬我侬,对所有的设想都是美好的,哪有多余的心眼来揣摩人家的出身和性格,预测人家的将来?
纵然是被父母提醒,也觉得父母杞人忧天,扰乱了自己约会时的好心情。也有听了父母良言的女子,却也是终身遗憾,觉得自己没有任性一回,挑个自己中意的伴侣,恣意地活一回。
前半生都是美好的,纵然是犯了错也是美好的。曾有一位儿时的玩伴年少时因遇人不淑,被人拐至南方而多年身陷囫囵,回忆她那灰暗的日子里,她依然有可圈可点的快乐。
观摩周围人的后半生,就有些惨不忍睹、灰心丧气了。
每天上班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家大药店,每天早上都可以看到两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坐在药店的长凳上,目光呆滞地望着人行道上来去匆匆的身影。
无论春夏秋冬,他们都像路边上的樟树一样,从不曾缺席。刚开始我以为他们是孤寡老人,后来才知道,他们的两个子女以及子女的子女,都在大城市里安了家,子孙们顶着各种压力为自己的子女贡献着自己的余热。每天忙得团团转,无暇顾及这两位老人。
说出子女们的成就让我们自惭形秽,可以想象,曾经、曾经的曾经,他们是多么的忙碌,多么的荣光,多么的美好,而今日,枯枝败叶、面相枯槁,颤颤巍巍,无人问津,不得不令人感叹。
每日都会遇到一位扫街的男士,四五十岁,面容清秀,服饰洁净,看起来清清爽爽,举手投足间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只是感觉这样的人在一个小县城里扫街,实在有些屈才。
后来和人闲聊得知,他的阅历之丰富,可以拍出好多部让人长吁短叹,甚至怀疑人生的电影,只是缘来缘去一场梦,现在曲终人散看破红尘,也年龄大了,每天在街上扫街,维持温饱,自渡余生。
人生苦短,韶光易逝,做好人生的上半段,读书立志没有遗憾那是最好,事情都不难于开始而难于结尾,有始有终才是最妙,人生最重是晚节,到老失足才可惜。
如果生命可以再来一次,我想我们还是会选择当初的选择,因为只有那样,我们才能不负韶华,不负那青春犯二的岁月,但心灵是可以不断成长的,如果在我们的后半生保持勤学不辍,保持生命中那条不断上升的曲线,那也是一件妙事。
这篇文章写于2021年4月2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