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秋雨连绵,已经半个月之久,长街酥润,木叶沾湿,屋檐滴水,出门打伞,就连晚上做个梦都觉得湿漉漉的,明明人在北方,却宛若江南。
天气潮湿,虫虫蚁蚁也多起来,今天一进屋里,猛然看见地上有一只虫子,黑背如盖,大如一元硬币,爬在地上一动不动。定下神来细看,这种虫暌违已久,大概十几年没见到了,但是小时候在乡下却很亲近,我们管它叫簸箕虫,在老旧房屋的墙角砖缝儿里经常有。我们知道这是一种可以入药的虫子,就自制工具,到处挖墙脚、扣砖缝去找,捉来之后,养在一处,等积攒多了,就可以卖钱。中医入药,可以治疗跌打损伤,破血祛瘀。

印象中还有一种长着翅膀的,和这种分为公母,产卵状如松子,略扁。簸箕虫喜欢在阴暗有细土的缝隙里生活,不知道它们吃什么。儿童们提了小塑料桶,用竹篾在砖缝里掏拨,一下午就可以收集一斤左右,回家晾干了就可以卖钱,若是一斤虫干,差不多可以卖几块钱。在那时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几块钱简直就是巨款。所以大家乐此不疲,经常一起作伴去掏簸箕虫,就算偶尔掏到蝎子,吓一跳,仍然毫不在意。
这种虫子,在农村算是常见的吧,不知道你们管这个叫做什么?小时候有没有一样的经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