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胡侃文字 简书号:胡侃文字
在《剑桥辽西夏金元史》的第六章讲述元朝中期政治的内容中,有一个问题是没有论述清楚的。
这个问题是“泰定帝”也孙铁木儿(1323-1328年在位)作为真金(元世祖忽必烈的太子,早死)的嫡系孙子为什么没有在成宗铁穆耳(1294-1307年在位)去世之后继承皇位?反而是他的堂兄弟海山(元武宗,1307-1311年在位)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元仁宗,1311-1320年在位)先后继承王位,并在爱育黎拔力八达之子硕德八剌(元英宗,1320-1323年在位)之后又突然成为元朝皇帝?
其历史背景是:发生在1307-1328年之间的元朝帝位继承问题。
忽必烈在1294年驾崩之后,因为指定的太子真金早死,经过一番政治斗争之后——主要是真金长子甘麻剌和第三子铁穆耳之间的帝位之争,由铁穆耳继承了皇位,这就是元成宗。
铁穆耳继位之后基本上维持了忽必烈的一系列政策,但他没指定可靠的继承人,于是在他1307年驾崩之后,皇位继承问题便出现了不同意见。其中铁穆耳的皇后卜鲁罕支持真金的侄子阿难答,希望他继承皇位(阿难答是铁穆耳的堂弟)。但这一意见遭到了实力派大臣哈剌哈孙为代表的亲儒家集团反对。哈剌哈孙一派支持的是真金的次子答剌麻八剌一系的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并最终战胜了卜鲁罕一派,成功摒弃了阿难答。其中他们的一个重要理由是阿难答不是真金的嫡系后人。
这就引出了第一个关于也孙铁木儿的问题。
也孙铁木儿是真金长子甘麻剌的儿子,从血缘关系上说,他也是真金的嫡系后人,可他为什么没参与元成宗铁穆耳死后的帝位争夺?无论是卜鲁罕还是哈剌哈孙都没有提过也孙铁木儿,卜鲁罕更是选择了血缘上远不如也孙铁木儿的阿难答。如果哈剌哈孙一派的理由是阿难答并非真金嫡系后人,那为什么没人举出嫡系的也孙铁木儿来反对?甚至,不论是卜鲁罕皇后还是哈剌哈孙似乎都没有让也孙铁木儿继位的念头。
而关于这个问题,《剑桥史》基本上没有交代。其中提到也孙铁木儿继承问题的只有一句话:“在1307年(铁穆耳驾崩之年),他与海山、爱育黎拔力八达一样具有继承帝位的资格。”(P541)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解释。
哈剌哈孙支持答剌麻八剌一系获得帝位之争的胜利之后,答剌麻八剌的两个儿子,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经过协商,由海山继位,这就是武宗。但是,海山必须以爱育黎拔力八达为太子,以继承海山之后的帝位。
海山小时候曾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同在一名大儒门下共同学习,但海山没有坚持很久,并且在元成宗铁穆耳于1298年参与的内亚纷争中因为前线吃紧,于1299年,年仅18岁的海山便前往前线统领漠北蒙古军队参加作战了。海山以其高超的军事天赋在内亚纷争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此内亚成为元朝切实控制的地域,且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从此承认了拖雷系家族为全蒙古人大汗的地位。
这是忽必烈想完成却没有完成的心愿,当然对于当时地成宗铁穆耳是意义非凡的大事。而海山更倾向于没有经过汉化的传统蒙古。这正是他即位之后不同于忽必烈、铁穆耳政策的根源。他基本上是否定了汉化,虽然没有破坏忽必烈建立的体制,但却大力保障传统蒙古势力的利益。
他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却与他完全不同。当海山在内亚战场上呼风唤雨之时,爱育黎拔力八达已完成了对儒家和华夏传统文化的学习,其在自己位于今河南的封地上与儒家士大夫讲学论道,研究治国方略。内亚战争结束之后,海山仍在西域,而爱育黎拔力八达待在河南。
就在这时,位于今北京的大都宫廷中发生了极大地变故,成宗皇帝铁穆耳驾崩了。
皇后卜鲁罕近水楼台,积极策划让阿难答继位,但这一举措遭到了实力派大臣特别是哈剌哈孙的强烈反对。哈剌哈孙火速传书给离北京千、万里之遥的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希望他们赶回大都参与帝位争夺。
此时,还有一个从血缘上与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完全一样的也孙铁木儿在漠北,但哈剌哈孙包括倾向于传统蒙古势力的卜鲁罕皇后,都没有考虑让他做继位人选。
爱育黎拔力八达立刻进京,并以果断措施挫败了卜鲁罕皇后,帝位其时完全可以是他。但不知什么原因,爱育黎拔力八达还是让自己的哥哥海山继承帝位。
武宗海山驾崩后(1311年),爱育黎拔力八达很自然地继承了帝位,是为仁宗。与海山不同,仁宗几乎推翻了海山时代的全部政策,大力推进汉化。这遭到了传统蒙古势力:宗王、贵族和色目人极力抵制,仁宗企图建立儒家化蒙古王朝的愿望没有实现,但他安排好了继承人——这是在蒙古历史上少有的情况,蒙古帝国往往每到帝位继承时便发生政变和大乱。
据说,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当年约定,爱育黎拔力八达死后,帝位要还给海山的后人。但爱育黎拔力八达显然没有这么做,而且他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顺利继位,于1316年封海山长子和世梀为周王,把他调到了遥远的云南。
1320年,硕德八剌继承皇位,是为英宗。英宗的政策比起他的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推行汉化的势头让传统蒙古势力恐慌。不仅如此,硕德八剌还将海山的儿子们同样加以“迫害”:被派往云南的海山长子和世梀为表不满而举兵,结果沦落成“政治流浪者”;海山次子图帖睦尔被派到更远的海南岛;海山三子阿木哥被送到山西大同。
可是忠实于海山的旧嫡系一直蠢蠢欲动,于是也先帖木儿和铁失便搞出了“南坡之变”,他们刺杀了正准备从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返回大都的英宗皇帝硕德八剌。英宗皇帝死时年仅20岁,其汉化政策刚刚开始。时间是1323年。
谁来当皇帝?是海山的儿子们吗?不是。继承王位的竟然是已经很久没有人想到的手握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势力、长期驻守漠北的实力派王爷晋王也孙铁木儿。
也孙铁木儿连汉语都不会说,他当然代表了传统蒙古的势力。可在他当了皇帝,重重封赏了也先帖木儿和铁失之后,仅仅一个月,便把策划参加“南坡之变”帮助他成为皇帝的“功臣们”处死和流放了。这一点,剑桥史有一个很有见谛的解释:“因为这一事件(指南坡之变)从蒙古人和汉人政治伦理观点看来都是不可原谅的罪行。”
但是问题是,此时继承王位的为什么是也孙铁木儿?为什么不是海山的长子和世梀?为什么不是五年之后继承皇位的海山次子图帖睦尔?
关于这个问题,《剑桥史》没有直接说明。
还有一个问题,答剌麻八剌自始至终都没有参与帝位争夺,为什么他的两个儿子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却得到了众多人尤其是汉人儒士的支持?海山一系更被认为是元朝正统。答剌麻八剌为什么赢得了如此多的支持?这同样是可以进行推测的重要问题。
本文为读《剑桥辽西夏金元史》蒙元部分的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