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条新闻,有一个网友说自己的爸爸经常在家庭群里分享东西,但却经常无人回应,遭遇冷场的尴尬,最后选择了退出家庭群。这位爸爸说:“家庭群里亲人分享喜怒哀乐的小团体,没人回应,这个群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自己先退了。”
看完这篇报道,小尤马上打开了她的家庭亲戚群,里面显示有41条未读消息,其实根本不止这些,而是几天前她顺手把群消息清空了,当然在清空之前她并没有打开看一眼。不出所料的,群里的消息都被一个人包办了,从前如此,现在仍旧如此,没有人回应,但这并不妨碍乐此不疲的发送者。既然没有人回应,那有人看吗?小尤知道至少她妈会看,但她看完了从来不回,好也罢,坏也罢,偶尔会和小尤提上一嘴,但不会在群里发表。
小尤想新闻里的爸爸肯定也是遇上了这样潜水的读者。每个人分享时的诉求不同,像小尤的亲戚,只管满足自己的分享欲就好,别人回不回对他没有影响,小尤甚至不知道别人回了他会不会回,因为他分享的很多内容都存在错漏,只要认真看过的人都会发现其中的谬误 ,这是小尤听她妈妈说的,但他却堂而皇之地发了出来,而有些内容在几天之内又重复地发送,很难不让人怀疑这个分享人分享的信息自己有没有很上心地阅读过,可能也正是如此,他不在乎别人回不回,反正自己也没花时间看。而如果是对自己分享的东西花了大量的时间创作,例如一首诗歌或是一篇散文,但发出去却无人回应,那就很不是滋味了,不知道新闻里的爸爸是不是这种情况。
网友们对这件事持不同看法,大多数网友认为他的这种分享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亲戚也有自己的事情,过度地在群里面分享只会让人厌烦。当然也有人认同他的做法,既然没有得到回应,干脆对亲戚进行断舍离,让自己过得更潇洒。
退出亲戚群就能“断舍离”?小尤并不这样认为,该找上你的事儿还得来,退群了又不是老死不相往来,亲戚还是亲戚,只是一种眼不见心不烦的做法罢了,俗话说,没有希望就无所谓失望。分享也要找对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否则也只能是抛媚眼给瞎子看,完全可以找一个像简书这样的平台嘛,哈哈,干嘛一定要让那些不解风情又不懂欣赏的人来勉强回应呢?亲戚真不是万能的。
而关于过度在群里分享信息,小尤就想到了她公司群里发生的事儿。有一阵子,她的公司群特别热闹,一天就有上百条消息,小尤诧异地点开一看,发现有一个名字的出镜率非常高,一看内容,发现他在“舌战群儒”,用之前一个网络上流行的说法就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试图把有意见的、反对他的人都说服了,造成的结果就是公司群被搞得乌烟瘴气,天天有人在吵架。没过多久,群里的人就怨声载道,这还是公司群?公共的频道被私人的观点充塞,完全变了味儿。最后,管理员不得不把这名员工从公司群里删除,才使“世界”恢复清静。
所以在群里分享消息确实应该有一个度,而且和群主题无关的内容最好少发,例如明明是个家庭事件联络群,你硬是要把它变成读书会,那难免会让加入这个群的人觉得毫无意义,进而屏蔽群消息,使这个群名存实亡,导致没有人会再关注这个群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