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典主义时期,旋律是如何从秩序中解放的?

古典主义时期,旋律是如何从秩序中解放的?

作者: 莫扎特之友 | 来源:发表于2020-05-08 23:55 被阅读0次

古典主义作曲法

音乐公共空间的诞生

古典主义的作曲方法

古典主义音乐作曲的主要特征首先应该是针对“对位法”的遗弃(晚年的莫扎特和贝多芬等人重新开始创作赋格,可以说是个例外)。古典主义音乐是只有旋律与和声伴奏的简单音乐。虽然巴洛克时代的通奏低音也同样是由旋律与伴奏构成,但古典主义完全废除了通奏低音。另一个特征是以旋律,而不是低音来引导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正是由于从通奏低音的厚重枷锁中解放出来,才变得有开放感,得以自由律动。

在旋律方面,巴洛克与古典主义也完全不同。回忆一下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等巴洛克时代的作品,一唱出口就会感觉它们在音程或节奏上并不流畅,难以吟唱;在旋律起伏和张弛度上也有所欠缺。这些由琐碎音符连绵不绝组成的乐章令人难以捉摸,说白了就是旋律本身几乎没有什么魅力。即便试着唱出旋律,也会感到巴洛克音乐在这方面的无趣。旋律不是被编织到赋格的网中,就是被通奏低音支配,永远都不会是音乐的焦点,只是附属品。古典主义的旋律却不一样,其高音与节奏是顺畅易于咏唱的,旋律起伏富有魅力,乐句之间区分明晰,容易记忆。旋律带来的魅力能让人瞬间了解音乐,简单记住,并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这已然成为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可以将巴赫和莫扎特的作品对比来听,如果重点听低音部分,就能进一步了解巴赫的庄严;以及莫扎特在这方面的捉襟见肘。

在类似赋格题材的对位法音乐中,旋律只能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赋格将神制定的世界规则呈现在音乐的微观小世界中。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就是整体秩序,而不是单个旋律。旋律如果太有魅力,会成为音乐的污点;旋律如果能引导音乐,就会破坏整个秩序。在巴洛克时代,不存在、也不允许存在用旋律表露自由意志或情感的手法。

曾经讲过,通奏低音支配的音乐已经比赋格有了更多的自由表达空间。但这类音乐中,旋律仍然不能掌控音乐的主导权。从开始到结束都是由低音引导乐曲,旋律只是被束缚在秩序中的一部分。直到古典主义时期,旋律才得以从所有的秩序中解放,被放在上部,自由地展开羽翼。于是近代意义上“歌唱式的音乐”终于登场了,这是将个人情感与意志作为主角的音乐。将它看做从君主或上帝权威中解放出来的自由精神也不为过。

音乐公共空间的诞生

今天,谁都可以自由自在地欣赏喜欢的音乐,但从前并不是这样。曾经说过,艺术音乐原则上是为王公贵族或者教会服务的,一般市民(庶民)很少有机会聆听。直到十八世纪,歌剧也仅仅能在王公贵族召开的庆典上出现。除了很早就有歌剧剧院的威尼斯和汉堡等城市之外,一般民众很难进入歌剧院。器乐曲方面,除了巴赫在莱比锡的咖啡馆中举行演奏会(大学音乐社)等少数机会外,大多数器乐曲都是在宫廷沙龙等场合演奏。器乐曲是让王公贵族们喝红茶、谈笑和扑克时间聆听的社交音乐,对于市民来说无异于高岭之花。从理论推测,巴赫所在地区的教会信众听到巴赫宗教音乐的几率应该很高,但是弥撒一般都在王公贵族的礼拜堂中演奏,是否真能进入普通市民的耳朵,犹未可知……

启蒙时代则不同,曾是特权阶级私有的艺术音乐虽然极为缓慢,却一点点地向市民开放。音乐逐步开始变得民主,出现了只要买票就可以欣赏的音乐会。乐谱印刷开始兴起,只要付钱就能把喜欢的乐谱买回家、练习演奏……这些现象都始于这个时代。

英国在公开音乐会的普及方面领先于他国,这与英国较早开始资产阶级革命与贵族没落不无关系。早在1672年,一位叫班尼特斯的小提琴演奏者就在自己家召开过以普通人为听众的音乐会。颇负盛名的海顿也曾在音乐经纪人的筹划下,于十八世纪九十年代两次造访英国,举办公开音乐会,获得极大成功。这说明“由经纪人安排、销售入场券,以盈利为目的的音乐会制度”在英国已经有成熟的案例了。而在法国,从1725开始定期召开名为“圣灵音乐会”的系列音乐会,莫扎特也在这里演奏过自己创作的交响曲;莱比锡从1781年开始有管弦乐团定期召开音乐会;维也纳到了十八世纪后半期,在没有歌剧上演的时间段将宫廷剧场租给作曲家,这就是所谓的定期(预约制)音乐会,作曲家们可以通过这种音乐会获得收益。莫扎特初到维也纳时,就从这样的定期音乐会制度中获益良多。

在作曲家推广自己的音乐方面,乐谱出版同音乐会一样意义重大。今天有发达的录音技术,将演奏家和聆听者分离开来。但在古典主义时期,喜爱音乐的市民更多时候要亲自上阵演奏自己所爱的作品。直到十九世纪末,维也纳都有许多音乐爱好者与朋友们相约休息日,合奏一曲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享受音乐的妙趣。这不是专业人士在舞台上演奏供人欣赏,而是音乐爱好者在家中自娱自乐。这种被称为“家庭音乐”的体裁促进了乐谱出版成为一大产业。对于作曲家来说,这是求之不得能够经济独立的机会。

极端地说,曾经的王公贵族们需要音乐来装点自己的权威。国王中有会跳芭蕾的路易十四,有长笛造诣颇高的腓特烈大帝,但与其说他们是毫无私心地热爱音乐,不如说音乐是满足他们统治需要的政治油彩。而新生的听众热爱音乐,是真正的音乐爱好者。他们不会将音乐当做豪奢生活的背景,也不是将音乐当做牟利手段的商人。他们真心沉浸其中,购买乐谱,演奏音乐。对于音乐的爱把作曲家和公众连在一起,成为音乐真正的主人。

文/茶茶斑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典主义时期,旋律是如何从秩序中解放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bc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