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虑”这个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了,而且从对焦虑的无感到意识到现在的接受,似乎我们已经习惯于用焦虑来面对所有的不确定。
为什么这么说?
你会对类似“牛人都这样做”的标题所吸引而翻看内容吗?
你会在每年双十一这样的购物季,因为满额减的促销而比平时更多更早更快的往购物车添加商品吗?
你会因为“同学们都在学……”这样的理由给自己的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吗?
你会因为“X天快速获得……”而尝试一种新的美容产品吗?
这一切的行为背后,都是心智模式的作用。“想法引导感觉,感觉引导行动”。因为“不想比别人差、慢、弱、丑”的想法,引发我们快速找到解决方案或者抓住救命稻草来摆脱诸如“无力、失控、恐惧”的感觉,然后就有了各种购买或者使用行为,然而让我们更受伤的是,往往我们选择的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并不能真正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那么该怎么做呢?我们该如何与焦虑共处,但又不被它控制,能更从容的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更理智的进行选择呢?
《内在成长》这本书,给出了培养四种思维习惯的方法,帮助我们走向心智成熟的人生。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下,为什么焦虑会引发这样的连锁反应,然后透过现象,一起探索一下是什么让我们过度猜想,有没有方法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担忧带来的冲动行为。
过度猜想,让我们生存,也让我们崩溃
要了解焦虑,就要先从大脑是如何制造焦虑的。
人类之所以能够从远古延续到今天,就是大脑的杏仁核进化成了一种强大的为危机做好一切准备的模式,这种模式让我们进入高速预览的模式,预见可能发生的重大威胁,提前做好准备来应对,或逃亡,或战斗。
时至今日,我们大脑面对情境的第一反应也仍然停留在远古,比如当众演讲带来的紧张焦虑堪比远古时代直面剑齿虎的攻击。
如果说远古时代这种模式让我们生存,那么在现代社会,这种模式就常常让我们崩溃。
过度猜想,就是大脑杏仁核的过激反应。
比如你的丈夫比平时晚回家一个小时,你的脑海里已经演绎了一百种剧情;
站在台上做汇报的你看到台下的人窃窃私语,你的大脑已经在推理他们可能对你的各种负面抨击;
面对新的尝试和开始,你自己已经设计了各种理由来拒绝改变……
这样的过度反应,都是你心智成熟路上的障碍。
面对这样的过度猜想的状况,一个可以尝试的方法是:重新设定你的定位系统。什么意思呢?
想象一个你信赖的人在对你说话,这个声音告诉你“这里需要转弯啦,不要再沿着错误的路线继续走了“,因为那是一个不靠谱的弯路。这种方式可以让你冷静下来做调整,及时转弯就是一种新的选择,你有机会重新开始调整你的心智系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