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积累几句《论语》吧

再积累几句《论语》吧

作者: 天马行空_806f | 来源:发表于2023-10-21 06:53 被阅读0次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出自《论语宪问》

【译文】

有人问:“以恩惠回报怨恨,这样做对不对?”

孔子说:“那如何去回报对你有思德的人呢?应该要以公正回报怨恨,以恩德回报恩德。”

——不必记仇,更不要冤冤相报,但是公正合理地报怨,却是正当的途径。不能够以德报怨,因而是非不明。

以直报怨,并不是以牙还牙,以暴还暴。我们不应该挟私怨以报公仇,现代主张诉之以法,让法律来加以制裁。

颜渊问仁。子日:“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出自《论语颜渊》

【译文】

颜渊请问仁德。

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实践礼节就是仁德。只要能够做到这样的地步,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个仁者。实践仁德需要靠自己下功夫,难道还要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践的条目是什么?”

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要看,不合礼的话不要听,不合礼的话不要说,不合礼的事不要做。”

——“礼”和“理”同音,所以合礼可以说是合理,合理的礼制,并不可怕,当然应该遵守。

一个人处处克制自己的不正当欲望,约束自己的不正当行为,便是克己复礼。

非礼勿听,合礼的便应该听。非礼勿言,合礼的当然要言。非礼勿动,合礼的必须要动。只要克去非礼的私欲,就可以回复应有的活动。视听言动,无一不合乎礼的要求,便是立身端正。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自《论语宪问》

【译文】

孔子说:“君子会因为他的言语超过他的行为而觉得可耻。”

——言过其行,大多是自卑的表现。深怕大家看不起,所以自夸自大。

有几分把握,说几分话。说到差不多,就不要再说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出自《论语宪问》

【译文】

孔子说:“不愁别人不知道自己,愁的是自己没有真才实学。”

——每一个人的能力,毕竞都相当有限。觉得别人不如自己,便是狂妄自大。就算自己有能力,别人也未必不如我,为什么一定非我不可呢?

随时充实自己,做好准备,有合适的机会,不要放弃,却不一定舍我其谁。实至名归,才是最合理的安排。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已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已以安百姓。”

——出自《论语宪问》

【译文】

子路问怎样才算是君子。

孔子说:“持恭敬的态度修养自己。”

子路又问:“这样就够了吗?”

孔子说:“修养自己,进而使别人安乐。”

子路又问:“这样就够了吗?”

孔子说:“修养自己,再使百姓都得到安乐。”

——孔子主张内圣外王,把一个人的内圣修养,发扬到外王的事业上面,以充实内圣的人格。

修己是根本,不修己而妄想安人,实在是不可能的事情。现代人很急躁,处处想安人,却不能修己,所以事倍功半。

对内修己,对外待人以敬,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 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出自《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子张向怎么样才可以到处行得通。孔子说:“说话忠诚,信实,行事笃厚谨慎即使到蛮荒国家也是行得通的。”

——说话不忠信,行为不笃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令人厌恶。知道这种道理的人很多,真正做得到的却很少。

忠诚、信实、笃厚、谨敬,必须随时提高警觉,使自己产生自律的习惯。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出自《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严格地要求自己, 对于别人的要求不要过分,这样就不会招人怨恨了。”

——一般人要求自己宽松,要求别人却十分严苛,因此招人怨恨,却依然不知道改善。同样一句话,自己说可以,别人说就不行。同样一件事,自己做的时候,说是随机应变,不得不如此;别人做时,则认为存心投机取巧,十分可耻。孔子这一番话,是希望我们明白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道理,至少可以减少别人对我们的怨恨。

记住眼睛是向外长的,看见别人的过失,远比发现自己的缺点,要容易得多。我们必须养成经常自我反省的习惯,而且要对待自己严格一点。

尤其是担任主管的职务,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以表示担当过错的责任。而不是遇有疏失,立即把责任推给部属。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出自《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敬自守但不与人争执,合群但不与人结党营私。”

——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应该是君子为人处事的原则。外貌庄重温良,内心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喜欢争权夺利。因此和人家相处,和谐合群,并不结党营私而违背道义。

君子矜而不争,也是有条件的,并非绝对不争。应该争的时候,还是要争。只是不能不择手段,以免有失君子风度,为人所耻笑!

一个人名利心太重,往往为了私欲,到处争权夺利,造成社会的不安。有亲和力是可喜的,但必须和而不同,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

内方外圆的道理,从“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来体会,应该可以获得比较具体的认识,实践起来,也较具成效。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子贡问:“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时刻提醒自己,务必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立场设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堪称为“恕”的金科玉律。这句话听起来容易,真正实践起来,十分困难,常人做得到的并不多。

拿自己作为衡量的标准,必须加上一个原则,那就是“自己所喜欢的,别人不一定也会喜欢;自己所厌恶的,别人大概也不会喜欢”。所以孔子才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

【译文】

孔子说:“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不必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本身行为不端正,就算命令,人民也不会听从。”

——孔子主张“正名”,具体实践起来,就成为“正身”,也就是表现得名实相符。首要的工作,便是以身作则,作为民众的表率。

我们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意思是上行下效,很容易有样学样,甚至于变本加厉,学得更加不像样。

自己都管不好,怎么能够管别人?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可惜往往眼睛只看到别人,却看不到自己。

《大学》里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意思是齐家或治国的先决条件,都在修身。对领导者来说,更是非修身不可,因为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 积累积累再积累

    能不能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全在于自己的自主选择 积累积累再积累 耐心耐心再耐心 仅此而已,别无他法~

  • 读几句《论语》

    1.孔子谓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佾,平时不多见的一个字,行列的意思。用拼音输入法,...

  • 读几句《论语》

    有人说,读《论语》的过程,就是享受优美散文的过程。 第一次翻书的时候,真是仅仅是翻,只是知道字面意思。如今再翻,也...

  • 读几句《论语》

    16.子曰:“射不主皮,为(wèi)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射:古代贵族时常举行的礼节仪式。 皮:箭靶子。 孔子的...

  • 读几句《论语》

    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旅:祭名。旅为...

  • 读几句《论语》

    3.24仪封人请见(现),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

  • 再啰嗦几句

    不要把自已当成神,我们生而为人,是人就有不完美,不完美就意味着我们不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到完美。 生活中,我们总是想让...

  • 再溜几句

    见了我的顺口溜,老伴极其不满,嫌我把自己说得很惨。非逼我再写几句。遵命,再来。 重阳仅一日 我过整十天 天街老协聚...

  • 《一个像儿子,一个像弟弟》(歌手:孔玮琪)

    (〇) 论语属于格言式的著作,简短几句话往往概...

  • 每天积累几句励志话语

    1.你好好发光,我好好努力,你万丈光芒,我努力跟上 ​​​。 2.我们一生只需要去做三件事:知道如何去选择,明白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积累几句《论语》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ei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