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万章下》14:养家糊口的差事
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从思想模型的角度看,尤瓦尔·赫拉利有一种观点,他认为整个人类有一种从人向神演化的趋势。尤瓦尔·赫拉利虽然没有交代人类的来处,但循着他的思路,不难推导出人类从前的“不堪”。
前面,孟子和自己的弟子万章谈了孔子为官的经历。孔子之所以很少在同一个朝廷上待满三年的时间,是因为孔子做官,总是先要试行一番,他的主张能贯彻下去了,才肯真正去做,等到自己的意见不为君主所采纳了,再辞官而去。
孔子的“仕”途观,似乎与常人不同。而这一点点不同,恰是他作为圣贤区别于常人的地方。孟子在这里进一步解析了孔子的仕途观。
所谓“仕”,说得直白点就是做官。食人俸禄,忠人之事。曾子所谓“为人谋而不忠乎”,就是这个意思。其实,食人俸禄,忠人之事也好,“为人谋而不忠乎”的自省也好,更接近于常人的认知,都还不是孔子本人对于“仕”的理解。
孔子心中对“仕”作何理解?
孟子讲的“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基本趋近于圣人思想。在孔子看来,在国君的朝堂上做官,而不能推行自己认识到的大道,是一种耻辱。换句话说,为官一任,是要造福一方能够的。豫剧《七品芝麻官》中有句经典台词叫:“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做官不能推行大道,还不如不做。
话又说回来了,这个世界,既要有阳春白雪,还要有下里巴人。做人既要有丰满的理想,还要能够面对骨干的现实。
孟子讲,做官不能仅仅是为了解决个人的贫穷问题,但有时做官的人也的确会有现实的个人贫困问题需要解决。娶妻不仅仅是为了奉养父母,但有时娶妻确实要履行奉养父母的义务。无法做到为推行大道而做官时,换句话说仅仅是为了解决个人贫穷问题而做官,是舍弃做官的尊贵大道而甘行小道,这种情况下便不应该做高官,甘居小职就好。不要求取大的俸禄,只取些微薄的薪水就好。
孟子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给只为解决个人贫穷问题的为官者提供了“就业指南”。他指出,不要嫌官小,做个守门的小吏或巡夜的更夫就好。
不要小看这样的小官,当年孔子就做过管仓库的小官,也做过园林牧业管理员。前者只需“会计当而已矣”——账实相符就好,后者只需“牛羊茁壮长而已矣”——只求牛羊肥壮不停长大就好。
要谋养家糊口的差事,最好不要做官。万一做了官,还得把养家糊口作为第一要务,那最好不要做大官,做个具体打杂的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