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数与形》教学反思

《数与形》教学反思

作者: 静待花开_4559 | 来源:发表于2018-12-28 13:27 被阅读0次

    《数与形》是本册教材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作为教材新增的内容,我理解的这节课的意图是:试图通过一道特殊的分数加法的计算,让学生体会进一步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形”沟通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及理解“无限接近1”。并能把数形结合的思想迁移到解决其他一些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积累经验。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后,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                                             

      1.使学生感受用形来解决数的有关问题的直观性与简捷性。

      有时图形的直观形象的特点,决定了化数为形往往能达到以简驭繁的目的,仅仅通过算式本身去发现规律,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提供一种桥梁,而图形正是一种有效的桥梁。例2中,用举例的方法求出等比数列的有限和,都不能证明无限多项相加结果为1,但是接近1,但这个无限接近于1的数是多少呢?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最终的结果是1,电子白板呈现出圆形、正方形模型和线段模型来表示“1”,使学生结合分数意义,在圆上和线段上分别有规律地表示这些加数,当这个过程无止境地持续下去时,所有的扇形和线段就会把整个圆和整条线段占满,即和为“1”,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计算过程和结果,让学生感受到什么叫无限接近,什么叫直观形象,同时,一个极其抽象的极限问题,变得十分直观和便捷。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等,从而借助图形沟通关系,体验数形结合的好处。

      2.重视利用图形来分析题意,理清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课的配套的练习中,题目中蕴含的信息量较大,直接让学生来读懂题意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试图引导学生通过结合图形来分析题目意思,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练习中第5题的教学,就直接出示题目,先让学生自己自由读题,然后出示图形引导学生从“形”的角度来理解题意。在搜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来解释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图形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推理的方法

       在数形结合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猜想有限项的规律并加以验证、归纳、总结出通用模式,并加以应用,从而体会和掌握归纳推理的思考和方法。

相关文章

  • 《数与形》教学反思

    《数与形》是本册教材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作为教材新增的内容,我理解的这节课的意图是:试图通过一道特殊的...

  • 《数与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7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掩藏着的数的规律,并...

  • 《数与代数》教学反思

    这几天进行了数与代数的整理复习,在复习中我力求突破传统复习课的教学模式,思路大胆、新颖、独特。根据学科结构论,按照...

  •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二年级《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认识了千以内的数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虽然有...

  • 数与形

    今年这个学期的教研课课题是《数与形》,最近一周,我们都在研究这节课该如何突破重难点。 教材上的例1,是通过数形结合...

  • 近似数教学反思

    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教学《近似数》,批阅作业时那个头痛至今都忘不了。一是当时对这节内容没教的过于简单,高估了孩...

  • 数豆子教学反思

    这一课数豆子,主要是让孩子初步体会估算,认识更大的数位百位。刚刚开始的时候准备了一些黄豆让小星星们去猜,小星星都有...

  • 《数花生》教学反思

    通过自己的亲手操作,使学生自己感知数的组成规律进而对100以内数的数数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其内在的规律.在...

  • 《数豆子》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估计的知识。本节课我是按照"估——数——再估——再数——认读——运用"的过程进行教学的。学...

  • 《多边形》教学反思

    环节1:让学生类比三角形的定义,给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多边形下定义。 能有五六个学生可以做得到,可是只有这少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数与形》教学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ms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