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7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掩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
2、使学生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等基本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在数学家的眼里,数学正儿八经的定义是什么?(想)
课件出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师:读!(生读)在这里,数量关系指的就是“数”,空间形式指的就是“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数与形”,感受一下“数形结合”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导入新课
1、由“数”引入
课件出示“算一算”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你能快速地计算下面各题吗?
1+3=( ) 生答:4
1+3+5=( ) 生答:9
1+3+5+7=( ) 生答:16
师:怎么这么快就算出来了?莫非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预设)生:用之前上一题的结果加上下一个加数就可以了。
师:哦!原来如此,那你们知道接下来我要写的算式是什么吗?
生:1+3+5+7+9=
师: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在此引导学生得出:加数都是连续的奇数。
师强调并板书: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
追问:我们观察出了这些算式的加数是有规律的,那再观察一下,它们的得数有没有什么规律呢?来,一起读一读这些得数。
生齐读:4、9、16。
学生感受到4=2×2,9=3×3,16=4×4。
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都是平方数,并小结:
同理:2×2就写成2的平方,3×3写成3的平方,4×4写成4的平方。(直接在一体机上面书写)
2、引“形”解题
师:通过以上这些算式,你们能想到什么图形?
生:正方形。
师:是不是意味着这些算式都可以转化成正方形呢?(观察学生状态)
要不我们一起动手来试一试吧!
师在黑板上出示:这是一个正方形,用数字表示就是1。
(在黑板上贴出1个红色的正方形,根据学生的回答在下面写出:1)
师:接下来,如果要把它拼成一个更大一点的正方形?你们觉得在原来的基础上还要增加几个?(3个)可以怎么摆呢?谁想来试一试?
指名生上台摆。
师:此时,这个图形要计算小正方形的个数的话,可以列个怎样的算式?1+3。还可以列成其他算式吗?(生还可以看成是一个“两行两列”的正方形)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面写上1+3=22 。
师:还能接着往下摆一个再大一点的正方形吗?(能)那你们觉得还要增加几个小正方形?(5个)
师:谁想上台来试一试?请一个同学到一体机上面来操作,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并想一想算式可以怎么列?
生操作完,师生共同评议。
师:指名学生上台指出“1”在哪?“3”在哪?“5”在哪?有几层了?(3层)
师:还能摆吗?想想看,要增加几个?(7个)光说不练假把式,要不大家都动手来操作一下吧!先看要求,课件出示要求:
摆一摆:用信封内提供的小正方形学具摆出一个更大一点的正方形。
写一写:在自己的本子上用算式表示出所用到的小正方形个数。
学生动手操作。老师用手机进行拍照并用希沃助手及时反馈。
师:好了,时间到!罗老师观察到6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摆完了,我们来分别欣赏一下他们的作品。
师生共同评议。
师:好了,同学们,我们摆了这么多,像这样的算式以及图形摆的完吗?(摆不完)如果我们不动手操作,那么下一个算式你能写出来吗?
好,你们来说,我来写。
师:诶,它们之间是不是存在什么规律呀?
预设生说出:有几个加数,结果就是几的平方。
师反问:是吗?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一看。(对照板书一个一个地分析)好像真的是诶,那后面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补充出来了。这里的加数都是奇数,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成是“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等于奇数个数的平方”。
师:好了,接下来,我们运用这个结论一起来解决问题吧!
课件出示习题,生在练习本上做题。
师生共同评议。
师:看来,同学们掌握得都不错!接下来,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
希沃白板出示小游戏:“请你找出计算正确的算式” (男生PK女生)
师(过渡):其实,数形结合的例子在我们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不少了。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个微课视频,我们跟着视频来回顾一下。
师:好了,在这节课的最后,我想把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见数思形,见形想数。嗯!今天的课上到这里,下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