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简友广场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作者: 加州二姐 | 来源:发表于2023-06-11 15:15 被阅读0次

《黄帝内经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故曰:病之始起者,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
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泄之。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这一段主要讲述了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部位,要采取的不同治疗办法。

疾病初起时,用针刺的办法就可以治疗。

等到疾病发展严重一些,可以等它衰退的时候,再用针刺的方法治疗。

病情较轻的,使用发散清扬的方法治疗。

病情较重的,用攻泄的办法治疗。

气血衰弱的,应用补益的方法治疗。

对于病人来说,形体比较柔弱的,用温补之药。

精气不足的,用味厚的补药。

如果病在上焦,就用吐法。

病在下焦,就用泻法。

胸腹胀满的,要用泻下的办法。

感受外邪的,要用发汗的方法。

病情急猛的,要用抑制的方法。

如果属于实证,要用发散方法排泄它。

观察病属于阴还是属阳,来决定应该用柔弱方法还是刚强方法。

阳病应该治阴,阴病应该治阳。

要辨明疾病是在气还是在血,安定各经气血,使它们各守其位,不至于相互伤害。

血实,就用泻血法。

气虚,就用补气法。

相关文章

  • 什么是“阳病治阳,阴病治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学员问: 《中基》阴阳应用篇,如何理解“阳病治阳,阴病治阴”?又“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助教答: 1、“阳病治阳...

  • 阴病治阳一一一治疗痛经、阑尾炎、胃痛

    一、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古人刻字不易,能用一个字表达出来的,绝不用两字,“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短短八个字倘...

  • 每日一练 | 中医考研

    1.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 A.阴中求阳 B. 阳病治阴 C. 阴病治阳 D. 阳中求阴 2.治未病强调“法...

  • 悟医道真(六百一十六)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形证有柔刚,脉色有柔刚...

  • 冬病夏治之三伏天艾灸

    我先用我自己总结的几句话让大家对冬病夏治有一个醍醐灌顶的理解 中医生病原则:阴盛则得阴病,阳盛则得阳病 中医治病原...

  • 应(金匮真言论11讲34天)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

  • 阴阳三解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

  • 冬病夏治,一生受用!

    冬病夏治中的冬是阴,夏是阳,“冬病”就是某一些容易发在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的虚弱型的疾病。冬病夏治包括贴敷、针灸、...

  • 悟医道真(八百五十)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阴病发于夏,阳病发于冬,是谓五发。” 五脏之气,有阴有阳,其均平而...

  • 阴阳表里,天人相应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 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mtydtx.html